文/刘级心
“一定要去一次龙华古镇!”宜宾人常这样向外地游客推荐,而且还会告诉你:“龙华是真正的古镇。”
龙华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距离宜宾城区约4个小时车程,正是这份与城市和繁华的疏离,让它如世外桃源,完整地保留了天真、古朴与原始。
△古镇全貌。 吕彦智 摄
诸葛亮途经的军事重镇
龙华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据史料记载,龙华古镇自古就是军事重镇,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曾亲率大军从这一带经过。明代曾在此设驿站,清代咸丰元年在此设平安营,建都司衙门,驻军,修建城墙和城门。至今,古镇尚保留有两座寨门及都司衙门旧址、兵房。
有人说,龙华古镇是四川最后的古镇。
龙华的三条古街均为石板铺筑,千余间明清时代的房屋沿街而立、鳞次栉比,赶集时,土著手艺人将高粱穗编的扫帚、竹篾编的背篓、椰棕制的蓑衣拿到街上售卖,亘古不变的街市让人仿佛穿越到清明上河图。
△八仙山上丹霞洞。曾朗 摄
小青瓦、石板路、木屋长街……这些不是仿古的建筑,是从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真实印记,漫步龙华,仿佛在时光里回溯,石板路上的跫音是遥远的回响。这里的木屋不是商铺而是家宅,虽然不少人已经搬去住楼房了,但龙华的老街并未进行过多商业开发,除了赶集热闹,多数时候老街静谧而安详。雨天行走老街,不禁会让人想起撑着油纸伞的女子或者远处马蹄达达的声音。
龙华古镇三面环水,大龙溪、小龙溪从镇边流过,溪流清澈见底,至今镇上还有人在溪边淘米、洗菜、浣衣。
走完老街,还要走一走凉桥。凉桥因当地人喜欢在桥上纳凉而得名。这座桥修建于光绪辛丑年,横跨在小龙溪上,桥长约40米,宽约5米,廊梁上悬挂着“虹贯霞蔚”、“物华天宝”、“赤虹贯日”、“清风明月”匾额,桥两头古木参天,桥下流水潺潺,让龙华平添了不少诗意。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山老君山原始森林。曾朗 摄
世界第一立佛
龙华古街对面的山就是海拔891米的八仙山。
八仙山,有八峰,有如八个罗汉排成一排,盘膝打坐,故而叫“八仙山”,山上竹林葱茏,山顶还有生态茶园,风景秀美,而这座山上最出名的是一尊立佛。
这尊神秘的大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的目光。2001年,阿富汗巴米扬两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炮火无情摧毁后,这尊32米高的八仙山大佛,就从世界第三立佛变成了世界第一立佛。
△龙华古镇境内拍摄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四川山鹧鸪。曾朗 摄
立佛凿于八仙山主峰丹霞崖壁上,大佛头盘螺髻,身着袈裟,端庄肃穆,左手当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被列为世界十大石刻佛像之一。据专家考证,该大佛建于明末,距今已有400余年。立佛是一尊释迦牟尼立象,面北背南,无脚。佛像是谁雕刻的,为何没有脚,选址八仙山顶有何深意……大佛的身世至今是谜。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八仙山立佛列入世界十大佛像之一。央视科教频道曾来这里采风,并制作了纪录片。
很多人不远千里前来朝圣,攀登完1716级石梯,在接近山顶的丹霞洞前,才能见到立佛的真容。在云卷云舒的八仙山顶,这尊立佛默默守护着龙华古镇的苍生和万物。
△龙华古镇凉桥。曾朗 摄
川南第一高峰
龙华古镇的老君山也是享誉中外。老君山系小凉山余脉五指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008米,为川南第一高峰,相传为太上老君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
老君山上既有老君庙又有佛祖庙,被誉为道佛两教之仙境。环绕老君山分布的原始森林约1万公顷,是四川保持最好的、川南唯一的亚热带原始林区。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参天、物种丰富,有“阔叶树博物馆”之誉。区内树种在3500种以上,超过了峨眉山,濒临绝种的珍稀树木珙桐,在老君山是常见之物;飞禽走兽1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00多种,如飞貂、金钱豹、黑熊、小熊、红腹锦鸡等等,被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授予“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这是四川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保护区。老君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四川山鹧鸪的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鸟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外,老君山还发现过野生大熊猫,这更让老君山扬名海外。
△龙华古镇走街串巷卖菜的菜农。曾朗 摄
老君山风光神秀,集山景、森景、天景于一体,融古树、古花、古刹于一身,春有花、夏有果、秋有叶(变色叶)、冬有雪,可观云海,看日出,赏佛光。
龙华古镇不仅有老街、立佛、原始森林,它还有禹王宫、打渔村、细沙溪等很多景点值得让人去探幽寻秘。
来龙华,放慢脚步,细味时光,品山水古意,觅世外清雅。
△世界第一大立佛。曾朗 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