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时论|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南方评论
+ 订阅

文丨南方日报评论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近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部署七个方面44项重点工作,突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强化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工作,细化补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短板要求,为确保我省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如期完成,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指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聚焦攻克最后堡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对标对表脱贫攻坚任务部署,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标准,对脱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脱贫率低的市、县(市、区)、乡镇和村进行全程挂牌督战,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二是着眼于与“十四五”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效衔接,建立常态化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等,稳妥有序做好贫困退出工作,不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推动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深度融合。

农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统筹起来,推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要加快推进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等农产品生产、配送全链条的物流基地、流通平台等建设,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县一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重点建设打造一批岭南优势产业带、地方特色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加快打造岭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深入推进“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持续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和技能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其中补短板是硬任务。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住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突出问题,扎扎实实补齐短板。要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珠三角农村五大“美丽行动”等,大力发展农村美丽经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以及现代农业设施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和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和质量。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党。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要通过深入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等,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作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健全农村治理工作体系,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农村建设,深化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重点工作政策保障,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机制,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我省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决胜之年。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挑战,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尤为重要。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意见》明确的重点作为工作推进的切入点、着力点,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点、发力点,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为实现乡村振兴五年见到显著成效、十年实现根本改变打好坚实基础。

编辑 邢泽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