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揭西做足“旅游+”文章 山水美景引客来

揭阳发布
2020-06-11 19:35
+ 订阅

要闻一

揭西县依托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倾力打造旅游品牌

做足“旅游+”文章 山水美景引客来

■揭西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系列报道

揭西县不断深挖自身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李 理  摄

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揭西县,素有“粤东后花园”等美誉。近年来,揭西县依托资源优势,以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做精做优生态旅游产业,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文章做得风生水起。

深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揭西之美,不仅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景点、古村文化,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揭西县不断深挖自身旅游资源,走出一条独特路径。

近年来,揭西县实施“旅游品牌化”战略,征集提炼揭西旅游整体形象口号,倾力打造揭西旅游品牌。该县以京明温泉度假村、黄满寨瀑布旅游区、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主题景区为载体,丰富山水文化内涵,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以三山国王祖庙、盘古文化园、钱坑石灵寺为依托,打造寻根谒祖旅游品牌;以古镇棉湖、县城河婆和县内省级古村落为抓手,结合祭典、潮剧、山歌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潮客风情旅游品牌;以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知青楼、南山火炬村等红色资源为核心,传承革命精神,打造红色经典旅游品牌;以金和山湖村、棉湖鲤鱼沟村、坪上万梅谷、上砂开口石等旅游景点为重点,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VR沉浸式赏景、VR4k电影、5G云游戏……近期在黄满寨瀑布旅游区举行的“5·19中国旅游日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上,利用手机“云”游揭西美景的体验,让游客大呼过瘾。

近年来,揭西县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和天下”特色康养项目、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创4A项目、山湖村乡村旅游景区创建国家3A项目、黄满寨京明联创5A景区项目、樱山花谷景区创建国家3A项目等5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壮大旅游产业。目前,该县旅游部门已成功申报京溪园镇为省旅游风情小镇和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樱山花谷景区获评国家3A旅游景区;启动揭西县旅游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将于8月底完成建设;联合中国移动揭西分公司在黄满寨瀑布旅游区开展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委托广州中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揭西旅游形象推广片,在我市及周边城市投放宣传广告,大大提升揭西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进一步提升揭西旅游品牌,该县把各个重点景区、特色镇村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将樱山花谷景区、棉湖镇鲤鱼沟村、南门里古村落、金和镇山湖村4个特色乡村旅游点串联起来,丰富旅游产品内涵;积极谋划“悠然田园,古镇记忆”揭西两天一夜乡村旅游线路,并推送参加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评选活动;整合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南山镇火炬村等红色文化资源,推出以“山水龙跃,红色摇篮”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体验游精品线路;加大对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潮风客韵,民俗文化”揭西三天两夜乡村旅游线路、“观瀑赏玉”揭阳两天一夜乡村旅游线路(跨区县)的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升揭西旅游品牌竞争力。

丰富旅游业态,稳健发展“旅游+”产业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揭西县于去年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成为了名副其实、持证上岗的“洗肺”胜地。近年来,康养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青睐,该县科学研判、精心策划,依托“中国天然氧吧”及京明温泉度假村、大北山中药园、京明体检中心等优质资源,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打造生态康养体验圈。

此外,该县还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与农业、研学、教育等的深度融合。在樱山花谷景区内增建以农事劳作体验、农业活动研学和农作物科普为主的科普研学教育基地;依托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省级茶叶产业园、马术体育运动等资源,增建农业研学体验馆,打造研学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大洋万亩茶园和钱坑木雕文创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茶旅、文创产业。

(记者 张秀川 黄燕丹)

要闻二

市领导带领调研组到惠来县调研政法工作和禁毒整治情况,要求

坚决完成验收任务 交上满意答卷

10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时义带领调研组到惠来县开展政法工作和禁毒整治情况调研活动,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防反弹、建立机制,坚决完成验收任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调研组先后到岐石镇、神泉港口禁毒指挥部、惠城镇社区戒毒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县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禁毒整治指挥部参观,详细了解惠来县在打击、整治、收治、康复等方面工作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充分肯定惠来县在维护社会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网格化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在禁毒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针对当前的形势,调研组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要补齐短板,保持高压态势,加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摘帽”。当前是整治攻坚最关键的时刻,打击毒品犯罪、防止毒情反弹是重中之重,要严防反弹,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禁毒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政法、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禁毒工作常态化研究决策机制、部门禁毒联查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打击整治力度。要把禁毒工作提升到平安法治揭阳建设的高度,完善禁毒防控体系及长效机制,全力推进禁毒示范城市创建,营造全民禁毒工作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记者 黄燕丹 实习生 周锐欣)

要闻三

市司法局对口帮扶塘埔社区驻村工作组创新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公益直播聚人气 精准帮扶见实效

近日,潮汕网红歌手杨洁新“为爱·前行”直播公益义演秀在空港经济区凤美街道塘埔社区举行,在2个多小时的直播里,粉丝和现场观众通过在直播间购买商品、直播点赞、现场扫码捐款、现金捐款等方式,为助力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晚,共筹集善款30122元,全部用于慰问塘埔社区和凤美街道其他7个社区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这是市司法局对口帮扶塘埔社区驻村工作组创新“直播+公益+扶贫+志愿服务”的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一次有益探索。

4年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市司法局对口帮扶塘埔社区驻村工作组精准施策,通过实行“一户一法”精准帮扶、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新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塘埔社区实际的脱贫新路径。

因户施策,实行“一户一法”精准帮扶

塘埔社区地处空港经济区凤美街道,常住人口约8000人,是拥有五金、模具、塑料、电器四大产业的“广东乡镇百强村”。然而这个工业村也分散着为数不少的贫困户。为精准帮扶塘埔社区,市司法局对口帮扶塘埔社区驻村工作组建立“一把手挂帅、多层级负责、全方位推进”扶贫工作领导机制,该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和社区干部一起寻找让居民脱贫致富的良方。

在市司法局对口帮扶塘埔社区驻村工作组组长谢建秋看来,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要精准掌握贫困户数量与致贫原因。因此,谢建秋带领驻村工作组进行全覆盖入户摸底调查,精准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发现有53户贫困户,多是因病致贫。其中,重病户5户,残疾人13户,有精神病人的11户,另有孤儿或丧偶24户。对此,驻村工作组采取“一户一法”,因户施策: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其落实低保、社保、医保;对于危房困难户,落实维修资金扶持;对于患重病、精神病的特困户,重点帮扶,引导入院治疗。

创新方式,建立长效扶贫机制

如何让病患贫困户脱贫,让脱贫家庭不再返贫?这是驻村工作组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驻村工作组针对当地实际情况,与塘埔社区“两委”干部共同探索出精准有效的“造血”扶贫模式,并创造性地建立一套“防贫”机制。

塘埔社区成立“扶贫资金管理小组”,帮助贫困户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评估实际情况后针对性给予资金扶持,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等方面支出;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和不适合自主创业的贫困户,扶贫资金不采取一次性发放,而是注重使其保值增值,把扶贫资金份额集中后,委托社区扶贫资金管理小组统一投资到社区里效益较好的“爱心”企业,每年收取10%的参股红利,再把所得红利每年分二次返还给贫困户。

为防止脱贫家庭返贫,塘埔社区还实行防止贫困户返贫保障措施,设立社区“公共扶贫基金”, 建立防止返贫机制。

结合潮流,探索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深入到贫困群众中去,结合时代潮流为扶贫出谋划策,成了当下驻村工作组的探索方向。阶段来,驻村工作组积极创新“直播+公益+扶贫+志愿服务”的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在活动中,驻村工作组联合社区“两委”干部、凤鸣志愿者服务队为网红提供后台服务,提供人气、场地和企业资源。“我们瞄准了近年来很火的网络直播,希望利用网红经济助力残疾人和困难家庭脱贫。听说我们要通过直播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网红歌手杨洁新积极响应加入到活动中来,不少商家也主动联系我们,表示愿意免费捐出自家商品参与直播活动。这次活动筹集的善款全部捐赠给塘埔社区凤鸣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助残慰问金,并由凤鸣志愿者服务队和驻村工作组对塘埔社区及凤美街道其他7个社区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进行慰问。”谢建秋说。据其介绍,驻村工作组计划在每个月16日进行公益直播,不断扩大直播助力脱贫攻坚的影响力,同时继续抓实抓细社区各项脱贫工作,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冲刺收尾工作,确保53户贫困户高质量脱贫。

(记者 孙晓珊 林怡然)

要闻四

2020年榕城区少先队“垃圾分类”环保袋设计比赛举行

践行绿色新时尚 争当环保小卫士

榕城区少先队“垃圾分类”环保袋设计比赛场面。黄 炀  摄

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全区少先队员学会垃圾分类,合理投放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争当垃圾分类新时尚的践行者,近日,团榕城区委、区少工委联合举办“践行绿色新时尚,争当环保好队员”——2020年榕城区少先队“垃圾分类”环保袋设计比赛。

本次比赛共有40位选手参赛,选手们通过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用画笔在白色环保袋上设计出做好垃圾分类、美化生活环境的图案。专业评审组对参赛作品的整体构图、色彩搭配、创意性、综合性四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在比赛现场,选手们分享各自作品的创作理念,交流对垃圾分类的看法。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呼吁全区少先队员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同时,倡导少先队员通过使用环保袋、协助家长做好垃圾分类、向身边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等行动来影响社会和家庭,共同感受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就在我们身边,带领身边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争当垃圾分类践行者,共同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做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记者 郑乔慧 通讯员 陈婉纯)

要闻五

学生返校复学心理问题如何应对 专家为你支招

笔者近日了解到,我市学校已基本复课。经过长时间的“家里蹲”,有些学生在心理上一时不适应学校的节奏,容易因为作息时间变化而出现睡眠失调,对复学抗拒,情绪紧张焦虑、惊恐、抑郁、担心、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心理问题。

针对以上学生返校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结合校园的实际,对复学后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学校要及时进行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摸底,制订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对于入学后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学校要提前预判,针对性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同伴互助、团体辅导等活动。二、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开展工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鼓励他们用游戏的方式表达,学会识别情绪并加以调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鼓励他们加强人际交往,通过沟通表达情绪、情感,放松心情、热爱生活。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采用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对于初三、高三年级学生,学校要及时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解读考试延期带来的复习、考试、志愿填报和录取招生等安排的变化。及时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复习规划。三、要关注和重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对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学业支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及时上报。特别关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自重点疫区或身边有亲人感染新冠病毒并对此感受到焦虑和压力的学生、还要关注在疫情期间出现明显情绪问题、沉迷电子产品或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四、针对受疫情影响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学校应提供长期专业心理干预、转介和支持服务。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精神疾患的学生,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家长或亲属,并转介到专业心理援助机构,联合家庭、社区及医疗机构将各项流程措施落实到位。五、疫情防控工作是中小学开学后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中小学校要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信息的公开透明,定期向全体师生、家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公布相关工作进展,提供有效沟通渠道。

来源

来源:揭阳日报

整理:“揭阳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