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至少一方为中国公民,出生即具有外国国籍,但本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基础教育,这类学生能否不参加高考、以国际学生身份进入中国高校?
近日,教育部修订出台《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院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申请资格进行调整,明确了对上述一类学生的境外实际居住要求。
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介绍,近几年,出现了部分学生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即具有外国国籍,在中国境内接受基础教育,以国际学生身份申请进入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情况,受到社会关注。
该负责人说,《通知》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着力解决新问题。对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即具有外国国籍的学生以国际学生身份进入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通知》中明确,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申请者还须满足最近4年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通知》还指出,祖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并获得外国国籍后,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也应满足“最近4年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要求。
新的《通知》施行后,在国内高中就读的部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学生,如果不符合《通知》规定的在外国实际居住时间限制,如何才能进入中国高等学校学习?
上述负责人介绍,根据我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于在中国定居并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侨民,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可在有关省份申请参加高考。
如果高校在招收国际学生时不明确学生国籍,或学生本人不明晰自身国籍,该如何确认?
上述负责人介绍,对国籍不明晰的学生,高校或学生本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进行判断或向当地设区市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查确认国籍身份情况。
【记者】王诗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