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地图编制小课堂上课啦!前面我们一起了解了地图语言中地图符号有关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地图语言中注记的相关知识。
地图上的要素除了用图形符号表示外,还须加上文字和数字来说明各种要素的名称、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在地图上对地图符号起补充作用的自然语言,称为地图注记。
地图注记的分类与功能
地图注记主要分为名称注记和说明注记两大类。名称注记指地理事物的名称,包括行政区域名称、居民地名称、道路名称、水系名称和山脉名称等,占据地图相当大的载负量,传递的信息最直接。
名称注记 来源:《广东省地图集》——韶关市地图
说明注记分为文字和数字两种,补充说明对象的质量和数量属性。例如山峰的高程、园地的性质等。
(图中数字表示阳天嶂的高程)
数字说明注记 来源:《广东省地图集》——兴宁市地图
地图注记和地图符号相配合,准确标识对象的位置和类型,指示对象的属性,表明对象的关系,使读者更加了解地图符号的真实意义,实现了信息传输的功能。
地图注记的设计
地图注记的设计包括字体、字大、字色、字隔、配置等,制作地图时应分别和综合地进行设计。
注记字体和字色:我国地图上常用的汉字字体是宋体及其变形体(倾斜、变长等)、等线体、仿宋体等。不同的字体用于区分不同事物的类别,例如,斜体看上去有一定的动感,因而多用斜体字表示河流名称和水域名称;区域名要求明显突出,因此其字体多与图面上其他字体不同,常常用富有艺术性的隶体、魏体,起到强调的作用。字大指注记的大小,地图上用字的大小来区分地图对象的重要性或数量关系,一般较为重要的地图对象采用较大的字。字体的颜色起到加强分类概念和区分层次的作用。例如,水系注记用蓝色,地貌注记用棕色,再次强化分类效果。
水系注记用宋体左斜:
来源:《广东省地图集》——韶关城区图
山脉注记用汉仪长宋体:
来源:《广东省地图集》——兴宁市地图
注记字隔:字隔是指字与字之间的间隔距离,要素不同,字隔距离也不相同。
地图上,点要素的注记使用最小字隔,一般不增大字隔。
线要素采用较大字隔沿线注出,例如道路注记一般沿道路按等字隔标注。但被注记的现状对象很长,可重复注记。
面要素的注记常常根据其所注面积大小而变更字隔,面积较小时,字隔较小;面积较大时,字隔较大,且分区重复标注。
点、线、面要素图来源:《广东省地图集》——韶关城区图
注记配置:注记配置指注记的位置和排列方式,注记摆放位置以接近并 明确指示被注记对象为原则。注记在地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形字列和屈曲字列。
水平字列是字中心连线平行于南北图廓的排列方式,适用于点要素及东西向伸展物的注记,是地图上使用最多的注记排列方式。
水平字列 来源:《南粤古驿道地图册》——韶关旅游图
垂直字列是字中心连线垂直于于南北图廓的排列方式,适用于南北走向物体的注记,在地图上用的不多。
垂直字列 来源:《南粤古驿道地图册》——韶关旅游图
雁形字列是字中心连线在一条直线,字向直立或垂直于中心连线,即各字连线与被注物走向平行,且尽可能排成直线,字向直立,多用于河流注记的排列。
雁形字列 来源:《广东省地图集》——佛山市地图
屈曲字列是字中心连线是一条自然弯曲的曲线,即各字连线与被注物走向平行,但要求字列随物体走向而变,字向不直立,可成弯曲状,例如道路注记一般沿道路走向排列,形成屈曲字列。
屈曲字列 来源:《广东省地图集》——韶关城区图
雁形字列和屈曲字列均适用于线要素或狭长延伸物的名称注记。
* 参考文献:《普通地图编制》,何宗宜、宋鹰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本文涉及图片均为编制过程示范图片,非终稿成果】
【通讯员:广东省地图院 王晓君】
粤自然小编团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