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区故事| 他是全国种粮大户,过去“用手种田”,现在“用脑种田”

南方+ 记者

6月8日上午,阵雨刚停一会,66岁的马镇顺在家里闲不住,穿上雨鞋坚持到稻田里走走看看。“今年的稻苗长得很高,稻粒也多,丰收不成问题。”说这话时,身形矫健的他已下到稻田里。只见,绿油油的稻苗已长至肩高,呈现良好的生长态势。

马镇顺的事迹在汕头广为人知,他在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走出了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路:开荒、承包种植4000多亩水稻。他用多年的坚持和汗水换来了一个个荣誉:“全国种粮大户”(两次)、“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被收入《2005年中国人物年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粮食是给人民吃的,种田是光荣的!”在马镇顺眼里,种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是社会效益高。他说:“要继续做大做强水稻产业,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敢闯敢试担起“拾荒者”

马镇顺13岁就下田干活,是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塘围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改革开放后,逐步分田到户,当地农民纷纷把原本种水稻的耕地改种经济作物——生柑。“几年下来,由于缺乏技术支撑,生柑品种连年退化。”马镇顺说,加上以前逢雨必涝,到了收摘时,生柑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在果园中,不少农民经不起亏损,丢下了柑园不管。

上世纪90年代,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大多农民“洗脚上田”务工去了,而马镇顺则一直坚持种田。“当时外地大米成车运进村,农民不种田,却要买米吃。”马镇顺坦言,他一直忘不了当年挨饿的经历。看着成片的良田变成无人耕作、无人管理的荒地,他动起了承包土地种植水稻的念头。

1997年,马镇顺与村委会签下了320亩荒地一包6年的承包合同。他雇了一帮村民帮忙平整荒废的柑园,挖通沟渠、修机耕路,用了几个月时间把荒地改造成连片的水田,成为当地最早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的带头人。

多次获评“全国种粮大户”

在马镇顺的精心照料和经营下,他承包的320亩荒地第一造便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1000斤,单造便收获了32万斤粮食。而且,当年谷价较高,除去开荒、谷种、肥料等费用,他第一造便净赚了36万元。

尝到甜头后,马镇顺决心扩大生产规模,立即购进一台东方红504型拖拉机,又包下了临近镇村共700亩荒地,承包的土地一下子增加到了1120亩。从收获第一造水稻开始,他每次都会把赚的钱用来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镇顺逐渐小有名气,周边镇村每有出现土地丢荒现象,都会慕名前来请他承包。而为了帮助各地解决复耕难题,马镇顺总是不计地域远近和难度大小,都予以承包下来。就这样,他承包的土地逐年增加,承包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000多亩,成为了远近知名的种粮大户。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在这当中,有丰产丰收的喜悦,也有因台风损失惨重的遭遇,但马镇顺始终坚持下来。“每当想到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完善,想到周围群众对我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就感到曙光在前头,越干越有奔头。”马镇顺表示。

2003年、2009年,马镇顺两次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11年被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

“农二代”接力创新种植技术

2004年,马镇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并获奖励东方红拖拉机一台,这对他产生很大鼓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马镇顺坚信,种粮不会被人瞧不起,只要种得好,同样获得社会的尊重。

同年12月,马镇顺的大儿子马学杰从部队退伍。受父亲鼓舞,他决定踏踏实实地跟着父亲当一个农民。“我爸太累了,一个人管理着几千亩水田,我得帮他一起挑担子负责任。”马学杰说,当时还面临一个发展瓶颈,就是越来越难请到愿意干农活的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

父子俩经商量后,明确不能再靠以前低效的人海战术,决定从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入手,将现代化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2005年,他们引进了第一台水稻烘干机,2008年购买了插秧机,并逐步增购中型拖拉机。截至目前共有22台烘干机、16台插秧机、16台中型拖拉机,逐步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马镇顺的二儿子马学仕本科毕业后也毅然加入到队伍当中。当年,他开始尝试引进无人机操作施肥与喷药,经过不断专研和克服困难,于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我们的无人机驾驶员开车到田边,一天可以用无人机给500亩地施肥喷药,连鞋子上都不用粘上泥。”马学仕说。

2019年,由他们创办的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及周边2600多户种粮大户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覆盖了潮阳、潮南两区,作业服务面积6万亩,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话】

发展现代农业 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南方日报:这几十年来种田,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马镇顺:以前插秧,我们得凌晨三点起床,除了中间喝水吃饭短暂休息,一干就得干到晚上七八点钟。原来我们4000多亩田差不多得雇100人,用一个月时间才干得完。自从买了插秧机,两个人开一台机子,一天就可以完成50亩地插秧,十多台机器同步开工,几天就做完了。

种得好、管得好,收成后还要烘干储存好,哪一个环节落下了,都可能造成不小的损失。好在有儿子们的加入,把用手种田变成了用脑种田,把人海战术转成机器代劳,通过科学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南方日报:您对未来农业发展有什么建议?

马镇顺: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植管理方式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现在我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这些农机不但自己用,还可以帮助服务周边农户。就算是农忙季节,团队也只需要三十个人就够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记者】黄嘉锋 辛均庆 实习生 庄衔涛

【通讯员】肖树鹏


特区40年,说出你的故事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回顾改革开放大业,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进一步讲好广东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故事、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承办的“我与特区40年——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全媒体征集活动”已正式启动。

活动聚焦展示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征集一批反映个人、企事业单位等与经济特区共成长的文章、图片、短视频等,将于6月30日结束征集!

赶紧行动吧!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投稿!!

编辑 邢泽鑫
校对 陈大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