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互动游戏、趣味介绍,中山有个红树林湿地科普馆

南方+ 记者

视频|互动游戏、趣味介绍,中山有个红树林科普馆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在中山翠亨湿地公园,开放有红树林湿地科普馆,越来越多市民带着孩子走进科普馆,认识这片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热带滩涂特有植被——红树林。

中山

走进“红树林湿地科普馆”内,能看到不少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模块。其中,室内设置一个环球形的电影院,市民能通过360度沉浸式的影片,近距离看到红树林水底下的生态。从影片中可以看到,红树林根系纷繁缠绕,扎根水下滩涂。在退潮时,不少白鹭啄食,在滩涂中挣扎的鱼虾。这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坐在水底,用不一样的感官视角观察水底世界。

中山

“红树林因何而‘红’?”不少游客都有这样的疑惑。馆内,有几个可供市民互动的感应区域,每当记者站上感应区,就能通过投影的影片了解红树林的相关知识。据影片介绍,红树林之所以被称作“红树林”,原因不在于外观,在于红树林植株内富含单宁酸,单宁酸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后会显现红色。

中山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红树枝干折断的时候,暴露在外的树枝会显现红色,这是红树林的名字由此而来。” 红树林科普馆讲解员罗俊翔在一旁解释说。

穿过展馆中一条长条式的走廊,其中介绍了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各类植物及候鸟、海鸟栖息物种。红树林开放性强,生物繁多,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同时也是候鸟的越冬场及中途迁徙站,也是海鸟们觅食栖息及繁衍之地。

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中国境内。而中山位于“东亚—澳洲”的全球候鸟迁移带上,近年来,通过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的“引鸟计划”,湿地公园引来了不少白鹭、牛背鹭以及雁鸭、鴴鷸等鸟类。

穿过红树林科普馆中央的一个大沙盘,我们能基本了解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的全貌,一条长达5.4公里的珍稀红树林紧密排列在与海岸线平齐的地方,从沙盘上看,仿佛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中山

除了鸟类的多样性,红树林品种的多样性也不可忽视。通过展馆,记者了解到,现中国共有红树林38种,红树植物主要有11科15属26种,2种为国外引进,半红树植物有10科12属12种。国内红树林群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省区,其中广东拥有26种,占据全国品种的68%,且无论是是种类,还是范围,在广东的红树林群落都具有代表性。

“中山红树林的树种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真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以及班生植物。以真红树植物为例,有一种名叫木榄的真红树植物在中山分布较广,这里有它种子的标本。可以看到它的种子形似‘鸡爪’,因此我们也称之为‘鸡爪榄’。” 罗俊翔说。

中山

红树林又被称为“海上森林”,这与之生长在海水的特性分不开。事实上,所有的红树植物都具有较强的“抗盐性”,这些红树林支柱通过构建特殊的“半透膜”体系将盐分过滤。其中,木榄等植物的植株可以把99%医生的盐分过滤,被称为“拒盐植物”,桐花树等植物的植株可把90%以上吸入体内的多余盐分,通过叶片的盐腺分泌出去,称为“泌盐植物。

“馆内还设置可供孩子参与的互动小游戏。” 罗俊翔说,这些多样化的互动科普形式让红树林知识更生动,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真正的知识。

【出镜/文字】 曾艳春 吴帆

【图片/视频】 卢子衡

编辑 卢子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