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林毅真人示范:《女性养生导引功》

广东中医药
+ 订阅

这段时间,很多人待在家里,要不躺着,要不坐着,看电视、刷手机……殊不知过静过逸,超出了人体的正常调节和耐受范围,亦会损伤健康。

《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健康的生命活动应该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提示我们努力做到“五养”,适视养血、适卧养气、适坐养神、适立养骨、适行养筋。

首届全国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导师林毅创编了《女性养生导引功》(详见视频),此套《女性养生导引功》,不仅能帮助女性预防乳腺疾病,还可用于男女调养全身。这套功法动作简单,在家里就能完成,赶紧动起来吧!

本套功法,通过呼吸运动、意念运动与肢体运动三者有机结合,达到形、意、神的统一,以纳清吐浊、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联络肢窍、调理脏腑、燮理阴阳,帮助女性预防乳腺疾病及调养全身。

1.基本功法:立式

身体保持正直,双腿和双脚并拢,精神饱满;头颈背端直,下颌微收,眼睛平视,嘴唇微闭,面带微笑;挺胸,收腹,提肛,膝盖绷直;双肩放松,保持水平,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按语:

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良好的站姿使人看起来落落大方、挺拔向上。所谓“站如松”,是指在站立的时候要像青松一样端正挺拔、精神饱满,可以增强自信,同时给人以挺拔的静态美。

2.静心调神功

动作:

(1)双脚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2)全身放松,并配合吸-停-呼的呼吸方法,吐浊纳清,在开始练功前静心放松1分钟。

动作要领:

(1)站立时需保持头颈端直,以保经脉通畅;但不要硬挺,变得僵直呆板,以免阻碍经脉的畅通;

(2)放松的方法是双肩下沉,双目垂帘,意守丹田;

(3)吸气,感受气体由鼻腔吸入,经由咽喉、气管、肺、胃,直达腹部,充满清气至腹部隆起。缓慢吐气,感觉气体由腹部、经胃、肺、气管、咽喉至鼻腔,缓慢将浊气排出体外,至腹部内收。使浊气最大量的排出。

按语:

《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肝气郁结是乳腺病患者的病因之一,因此,调节呼吸,调整意念有助于舒缓情绪、调节脏腑功能,起到乳腺保健与预防疾病的作用。肺为华盖之脏,对全身气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深长的呼吸练习,使肺的呼吸均匀协调,不断地吐浊纳清,促进气体交换和物质代谢,全身放松有助于解除压力,稳定情绪,增加身体免疫功能。

3.调补脾肾功(玉液还丹)

动作:

(1)站立,调息;

(2)舌尖微顶上腭,致水津充满后即鼓漱于口中十二次,汩汩有声吞下,直至丹田。

按语: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脾为涎,肾为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唾液由脾肾所主,丹田为任脉所过,舌顶上腭,水津自生,直至丹田,引气归元,以奏补益先天、濡养后天,脾肾双补之功效。肾主藏精,脾主化生气血,以维护女性子宫、乳房正常发育,较完美地完成性活动、孕胎、产育等生理功能。

4.叩齿功(叩罗千)

动作:

(1)站立,调息;

(2)上下牙齿相对,双齿有节律轻叩36次。

动作要领:

上下牙齿相对轻叩,注意节律,不可太快。

按语:

祖国医学认为,乳房疾病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叩齿以健脾补肾能有效促进乳房发育、保持乳房正常生理和预防乳病发生。

脾胃位于中焦,主运化,使津液正常分布于体内,在疏通三焦中起到枢纽的作用。脾胃损伤导致脾失运化,湿聚为痰,痰阻乳络,则发生乳病。而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分别入上下齿中,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因此,叩齿健脾,有利于吸收后天水谷之精气以濡养乳房,对乳房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皆由肾精所充养。晨起叩齿,可行气活血,益肾固精。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相联。叩齿补肾,对乳房发育与益寿延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沐面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双手对合搓擦12次;

(3)双手敷于面部,中指夹鼻两侧而上至前额,顺两侧面颊而下,滑过下巴齐頦中又夹鼻而上,共按摩面部6次;

(4)双手中指按揉太阳穴3圈;

(5)如此重复3次。

动作要领:

(1)双手合掌快速搓擦12次或更多,至手部有温热感为度;

(2)双手干沐面,至面部温热为度;

(3)中指力度适中按压太阳穴。

按语:

《素问·痿论》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其华在面,心主血脉以营养全身,血下行为经,上行为乳。轻搓揉按面部具有舒筋活络,宣通气血的功效。气血旺且畅通不淤滞可有效预防乳病的发生。

本法依据中医经络学说理论,按摩面部的经络、俞穴和局部皮肤,疏通气血,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面部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面部皮肤的弹性,延缓皮肤衰老松驰。

6.双目健运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闭目休息片刻,睁开双眼,双侧眼球按左→上→右→下、右→上→左→下的顺序最大幅度的运动眼球;

(3)重复做3次。

动作要领:

(1)眼球的运动必须缓慢从容

(2)眼球的运动应为各方向最大幅度

(3)初练时如动眼困难,可手部抱球于胸前,可左→上→右→下、右→上→左→下的顺序运动,同时眼睛注视球体,跟随球体运动,以达到运动眼球的目的。

按语: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灵枢·口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肝开窍于目;肝失疏泄,升发不足,气血不得上承,乳房无以为养,则发育不良;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痰瘀阻络,积于乳房则成乳疾。

本功通过对眼球运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机的作用,对于缓解乳房胀痛有较好的作用,并有助于改善眼干、眼涩、眼部疲劳等症状,起到舒肝明目、提高视力的作用。

7.摩耳补肾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以两手的拇指腹及食指侧腹从耳尖,由上到下按摩耳廓,至耳垂;

(3)如此重复8次。

动作要领:

(1)按摩力度适中;

(2)按摩至耳垂时,向下牵拉耳垂。

按语:

《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耳,在窍为耳”,通过按摩耳部的穴位,以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肾藏精,肾之阴精是乳房发育的物质基础,肾之阳气是其功能发挥的动力。因此,摩耳健肾对于乳房的发育与健康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本法还具有提神醒脑聪耳,增强记忆力,缓解疲劳之功。

8.风池扣鸣功(叩天鼓)

动作:

(1)站立或端坐,调息;

(2)以两手掌根紧按两外耳道,两手的食指迭在中指上,用力弹下食指,重弹脑后;

(3)左右各十二度,两手通弹二十四声。

动作要领:

(1)注意食指重弹之处应为风池穴;

(2)食指重弹风池,要如击鼓之声。

按语:

食指重弹之处为风池穴,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弹压此处可祛内外风证,有清头名目,安神定惊之功效。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位,肝胆气机调达,可预防乳腺增生病等乳房疾病的发生。

9.十指梳头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十指弯曲,吸气时用指尖由玄关(两眉间稍上处)向上沿头部中线,经百会穴,向后推至后发际的风府处;

(3)呼气时两手放松,向身体两侧用力甩下,犹如荡秋千;

(4)如此反复十二次。

动作要领:

(1)梳手时注意手呈空心掌,用指尖梳头,力度稍重,使能达到头部按摩之功;

(2)双手梳头后用力甩下,放松置于身体两侧,犹如荡秋千状。

按语: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络腧穴紧密相联。通过梳头起到运行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使气血经络通畅,亦可濡养乳房,减少乳病发生并保持乳房挺拔。同时,十指梳头还可起到提神醒脑、荣发固发、促进睡眠、缓解疲劳等作用。

10.舒颈功

动作:

(1)站立或端坐,调息;

(2)下巴向下,靠拢前胸,同时头顶向上伸展,双肩松弛下垂,完成上述动作时同步慢慢吸气,可以感到后颈部有一种朝上拉直的感觉;

(3)慢慢呼吸,头部慢慢向后拉,尽量接近后颈,下巴上扬,微微拉伸颈部;

(4)吸气,头向左后旋转,眼尽量向左后方望去;

(5)慢慢呼气,头向右转,眼睛尽量向右后方望去;

(6)再次吸气时头部还原;

(7)调息,头部按次自左→后→右→前旋转;再自右→后→左→前方向旋转还原;

(8)如此重复练习三次。

动作要领:

(1)练习舒颈功时要注意配合呼吸一起练习;

(2)自始至终集中精力。

按语:

祖国医学认为十二经及任督二脉皆行于颈肩项部,认真练习此功,可达到健体、怡情、提神的效果。只要练习得当,颈部和上身的紧张与疲劳会很快消除,并可预防颈椎病发生。此外,颈项部为多经交会之处,可以通过活动颈项部达到舒解颈部疲劳、疏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且可预防颈椎病。

11.益肾拍打功(开枢纽)

动作:

(1)站立,调息;

(2)右手掌心拍打左肩井穴,左手背向前拍打双肾腧穴;

(3)左手掌心拍打右肩井穴,右手背向前拍打双肾腧穴;

(4)重复十二次。

动作要领:

(1)拍打时注意穴位位置要准确;

(2)拍打力度适中;

(3)拍打肩井穴时用空心掌,拍打双肾腧穴时用手背平打。

按语:

肩井是足少阳胆经经穴,为肩部诸阳经交汇之枢纽。拍打肩井,可起到疏通全身气血,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肾俞穴乃肾脏之气输注之处,肾俞与膀胱表里相通,和带脉相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击打按摩可益肾助阳,纳气利水。

乳房称为“宗经之所”。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脏腑,贯穿人体内外上下的网络,以通为用,以堵为逆。因此,经常拍打肩井、肾俞穴,可收到“开枢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协调脏腑之功。对于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炎性疾病等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经常练习此功,对于改善颈肩部疲劳、腰酸背痛亦有明显效果。

12.十二经脉拍打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将右手掌掌心由左臂内侧,向下连续轻轻拍打,直到指尖;绕过手指,沿手背向上,沿手臂外侧,直到左肩井;

(3)同样的方法沿右手臂走行的三阴三阳经循经连续拍打;

(4)右手掌心由左腋窝极泉穴,向下循经连续轻轻拍打左胁肋部,至环脐带脉水平;

(5)同法用左手掌心拍打右胁肋部,至带脉水平;

(6)将两手掌心放在腰部,从大腿后方向下,循经连续轻轻拍打,直到踝部,绕过踝部,沿小腿前侧、大腿前侧至腹股沟部;

(7)两手掌心从腹股沟部沿大腿内侧向下,连续轻轻拍打,直到内踝,绕过踝部,沿小腿外侧、大腿外侧而上至环脐带脉水平;

(8)如此重复三次。

动作要领:

(1)拍打时应根据十二经脉体表循行线,由阴至阳,循经连续拍打;

(2)手掌自始至终保持一定的压力,让拍打的部位产生温热感;

(3)练习过程中呼吸平和。

按语:

《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此法通过循经拍打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通利关节,达到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之目的,有效完成机体以通为用之功,可预防乳房病发生。

13.逍遥健乳功

动作:

(1)站立,调息。两腿分开与肩平,身体的重量平均分散在两条腿上;

(2)吸气时收腹提肛,两手交叉,反手掌与前臂交叉呈90度。高举过头;

(3)呼气时两手放开,向身体两侧用力甩下,意降丹田;

(4)如此重复作十二次。

动作要领:

(1)两臂高举过头时,注意两臂伸直,尽量后伸,最好过耳;

(2)两臂甩下时要注意放松,于身体两侧犹如荡秋千状;

(3)如为肝郁气滞型乳腺病患者,可连续运动六十次。

按语:

祖国医学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此法通过拉伸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疏肝理气,养血活血,从而达到濡养乳房、防治乳病的作用,且可收肥腹,通调大便,收紧乳房,使之丰挺而不下垂,保持乳房美观。

14.宽胸健膝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两腿分开与肩平,吸气,两手从旁分开,慢慢上举,举至头顶上方,双手合十;

(3)呼气,屈膝,臀部往下坐,身体重心下移,保持自然呼吸30~60秒;

(4)吸气,慢慢抬高身体,呼气,两手从旁分开,慢慢放下,垂于体侧;

(5)重复3次后,闭眼放松全身。

动作要领:

(1)双手上举时,尽量伸直肘部;

(2)屈膝下蹲时,尽量至膝关节呈90度角。

按语:

本法可消除肩背酸痛,能缓解紧张压力与疲累感,使心胸开朗,乳房丰挺,并起到补肝肾、强腰膝之功。

15.腰椎保健功

动作:

(1)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宽,两手放松,自然下垂,调息;

(2)吸气时用腰部带动身体向左侧旋转约90度,同时两手臂伸直向上,仰面向上;

(3)呼气时由腰部带动身体还原;

(4)再吸气向右侧旋转,呼气时还原;

(5)重复练习2~3次。

动作要领:

(1)两手臂伸直向上,腰部尽量向后牵伸;

(2)练习过程中注意呼吸平和。

按语:

祖国医学认为腰部为膀胱经、督脉循行所过,督脉行于腰部正中,膀胱经行于腰部两侧,此法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之功,达到缓解腰肌疲劳,加强腰椎稳固性、保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的作用。督脉为诸阳之会,可以通过督脉与内脏及诸阳经的联系,达到调和阳经及相关脏腑的作用,从而使气血调畅,使乳房得以充足濡养。

16.舒筋踢腿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右手前平举,左手侧平举,左腿伸直,吸气,用左腿向上踢,脚尖碰触到手心为度;

(3)换左手前平举,右手侧平举,右腿伸直向上踢;

(4)重复2~3次。

动作要领:

(1)踢腿时尽量向上,最好能使脚尖碰到手部;

(2)练习过程中注意呼吸平和。

按语:

此法通过腿部、手部的拉伸,起到疏肝理气,柔筋活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濡养乳房、防治乳病的作用,同时亦可强化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肌肉柔韧灵活,对预防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有一定作用。

17.摩腹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双手置于脐旁双侧腹部,轻轻拍打三十六次;

(3)用两手手掌和掌根自脐部始,顺时针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做按揉法十二圈。

动作要领:

(1)按摩时注意力度适中;

(2)注意按摩方向:如大便溏泻者,可按逆时针方向按摩;

(3)练习过程中注意呼吸平和。

按语:

通过对腹部穴位如脘、气海、水分、关元、子宫、天枢穴及经络的按摩可疏通全身气血,调节胃肠功能,健脾利湿,以凑升清降浊之功。此功可预防白领阶层久坐少动而致的便秘,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18.健肾功

动作:

(1)站立,调息;

(2)双手置于背部,用两手手掌和掌根自肋骨下缘始,挟腰椎而下,推至骨盆上缘,再回推至肋骨下缘部;

(3)如此反复三十六次,至腰部有温热感。

动作要领:

(1)注意按摩力度适中

(2)练习过程中注意呼吸平和

按语: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对乳房而言,肾之阴精是其发育的物质基础,肾之阳气是其功能发挥的动力。因此,练习健肾功,对于促进乳房发育以及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作用;此外,对于女性月经失调、腰肌劳损等疾病亦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9.大雁功

动作:

(1)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两肩放松,调息;

(2)两臂置于身体两侧,打开约45度,掌心向下,五指并拢;

(3)口微闭,舌轻抵上腭,眼平视前方,吸气,两手臂侧平举抬高,与头部成45度;

(4)呼气,两手臂还原为准备姿势;

(5)重复练习十二次。

动作要领:

练习过程中注意配合呼吸。

按语:

大雁功原是道家昆仑派的运功功法,靠动作引导体内经气运行,疏通经络,阴平阳秘,调和气血,常练此功,可起到醒脑健身、益寿延年之功。

20.劳宫打涌泉功

动作:

(1)坐于凳上或床上,以左手心劳宫穴拍打右脚心涌泉穴,共十二次,至脚心微微发热为宜;

(2)再以右手心劳宫穴手心劳宫穴拍打左脚心涌泉穴,共十二次;

动作要领:

(1)拍打时注意穴位的准确性;

(2)拍打时应有一定的力度,才能起到穴位按摩的作用;

(3)练习过程中注意呼吸平和。

按语:

心为“君主之官”,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肾藏精”是先天之本,心属火,肾属水,此功以手厥阴经之荥穴劳宫拍打足少阴肾经之井穴涌泉穴,可沟通心肾,调整阴阳,使心火下而温肾水,则肾水不寒,肾水上而济心火,则心火不亢,是为心肾相交,水火共济。常练此功,可以消烦助眠,对养生保健有良好作用。

医学指导:

林毅,首届“全国名中医”,“现代中医乳房病学的奠基人”,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指导专家:林毅,供稿:林毅名医工作室司徒红林、任黎萍、刘晓雁,编辑:卢悦明、宋莉萍,通讯员:文灼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