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线再公布3个车站出入口~

深圳交通
+ 订阅

来源:轨道办

本周介绍的站点为

地铁10号线龙岗区的三站

分别为——

凉帽山站、上李朗站、木古站

线路信息

地铁10号线起自福田区福田口岸站,终至龙岗区双拥街站,途经福田、龙华、龙岗3区,线路全长约29km,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站24座(其中换乘站11座)。

▲地铁10号线示意图

1

凉帽山站

▲图1:凉帽山站出入口分布示意图

站点信息

凉帽山站位于龙岗区甘李二路与甘李一路“T”字交叉口处,与甘李二路呈50°夹角斜交,地下三层双岛三线侧式站台车站。该站共设出入口6个:A、B、C、D、E(E1、E2)。

其中,A口位于甘李二路西侧;B口位于甘李二路与甘李一路(规划)交叉口的南侧;C口位于宝亨达国际大酒店旁;D口位于甘李一路(规划)旁;E口分为E1与E2口,位于甘李二路两侧。

‍注意:A、B、E1、E2四个出入口今年线路开通时,同步启用;C、D口为远期物业规划出入口,随地铁物业区同步启用。

该站的文化墙

非常有凉帽山客家文化的特色

凉帽由薄薄的竹篾编成

它不仅是

龙岗客家女性的遮阳之物

还作为手工艺品受到海外人士的喜爱

其制作工艺更是被列入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博《韵·动》

作品说明

以凉帽山的凉帽竹编为灵感,提取竹编图案的抽象元素,用有机玻璃丝网印的材料语言,通过玻璃切片的方式呈现图案叠透的效果,结合光影关系,将原本固化的竹编图案形象赋予富有韵味的律动之感。乘客在一行一动之间,领略凉帽山的凉帽竹编文化。

站内实景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上李朗站

▲图2:上李朗站出入口分布示意图

站点信息

上李朗站位于龙岗区平吉大道和佳宝路交叉口,沿平吉大道南北向布置,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该站共设出入口3个:A、B、C。

其中,A口位于平吉大道东侧;B口在车站结构主体上方位于平吉大道西侧;C出入口在车站结构主体上方位于平吉大道和佳宝路交叉口南侧。

该站的文化墙

以不锈钢材料铸造而成

大家熟知深圳称作“鹏城”

作品将“大鹏鸟”的形象

加以抽象化处理

整体画面呈现出

“羽翼-希望-未来无限”的意味

▲崔冬晖《翼》

作品说明

深圳别称“鹏城”,该作品将“大鹏”进行抽象化处理,寓意深圳,展翅高飞,鹏程万里。

站内实景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

木古站

▲图3:木古站出入口分布示意图

站点信息

木古站位于平吉大道两旁,分为地下两层。该站共设出入口5个:A、B、C、D、E口。

其中,A口位于广元大厦地下停车场;B、C口位于平吉大道与华南城一号路交叉口;D口为消防应急通道;E口直通平吉商厦地下二层。

该站的

文化艺术墙也结合了地域特色

平湖街道

在历经了30多年的惊世巨变后

原居民早已告别了祖居的低矮瓦屋

大多搬进了

规划整齐的独栋别墅或统建楼房

然而,闹市之外的宅街陋巷

尚未旧改的古村、老屋村和风韵独具的碉楼

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依然存在

其中

“人与生态的关系”在这幅画里尽情展现

▲俞勤远、孙玮婷《山水城市》

作品说明

通过陶瓷像素贴片的方式,将都市建筑层次关系以山水意向表现出来。将山峰的高低错落与城市天际线的竖向关系相对应,表现出城市人对生态生活的美好向往。

木古站出来不到400米

就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客家文物古迹

叫——木古炮楼院

木古村分布着许多参天古树,洋房密布

木古炮楼院坐落在一片荒地上

有人在碉楼旁种菜、拉二胡

有人在废墟前收垃圾

是不是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意味?

拉二胡的老人

除了文化古迹以外

该站周围约700米还有两个现代地方值得一逛:

DCC文化创意园、平湖生态园

壁画、雕塑、艺术展让前者充满了艺术气息

徒步、登山、骑行让后者充满了自然野趣

DCC文化创意园

▲DCC文化创意园&平湖生态园

站内实景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目前

地铁10号线全线已完成消防验收工作

预计本月底将进行

“竣工验收”等开通前准备工作

互动小环节:

10号线的站点你最想看哪个?

为什么?

说不定下一期就是它哦!

深圳交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