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红小二”!光明街道网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群服务 光明样本①

南方+ 记者

开栏语:

今年4月10日,光明区党群服务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由光明区委组织部牵头组建,是落实区委区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和“治理能力提升年”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联盟成员单位既有党政机关、各街道,也有学校、医院等事关民生热点的单位,旨在通过全面整合和下沉全区各类服务资源,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1+1>2的效果,最终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有力推动党群服务联盟建设,今年“七一”期间,光明区委组织部将举办党群服务联盟特色项目路演,届时评选出一批优秀服务项目,形成示范引领作用,让服务效能充分彰显、治理活力充分激发。南方+从今天起推出“党群服务,光明样本——光明区党群服务联盟特色项目巡礼报道”,寻找优秀党群服务项目。


走进光明区光明街道东周社区,“红小二”的印记随处可见,墙壁上写着“有困难就找红小二”,宣传栏上张贴的是“红小二”服务队的工作内容、成员及联系方式。

近年来,光明街道探索推行基层党建网格新模式,针对社区党员参与治理和服务群众精细化不够、8小时以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成立了“红小二”服务队,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小难事,开创了“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员回到群众中”的城市网格党建新局面,推动基层和谐善治。

从“党员带头”到“人人参与”,这支特殊的服务队在两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深入人心,吸纳了企业、自治组织、居民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红小二”开展“爱心助餐”活动。

探索

党员“红小二”零距离服务群众

“小二是古时候人们对服务员的称谓,再加上‘红色党建’,这就是‘红小二’服务队名字的由来。”东周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启刚说。

“红小二”服务队是在小区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以区域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为主体建立的群众服务队伍,在小区内的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发挥宣传员、治理员、服务员、调解员和联络员的作用。

光明街道将党建触角延伸到社区末梢,依托辖区150个治理网格成立48个网格党支部。同时,按照一个小区一个支部,一个支部一个服务点,一个楼栋一支服务队,一支服务队一个党员的标准配置,在网格党支部成立“红小二”队伍,进而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红小二’”四级党建体系,织密“红色网格”。目前,光明街道48个网格党支部共组建了284支“红小二”党员服务队伍,“红小二”人数达1000余人。

为了方便服务群众,网格党支部支委委员、“红小二”服务队伍根据能力特点、个人特点和工作意愿,对每栋楼采取战斗小组的模式,在楼栋悬挂邻里党建工作方案、红色地图,公布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

“走一走左邻右舍,议一议邻里事务,解一解邻里纠纷,帮一帮邻里困难,守一守邻里平安”,这五个“一”与群众日常息息相关,正是“红小二”服务队的工作机制。

“红小二”服务队伍自组建以来,推动解决了很多影响群众生活的切身问题,比如小区内没有公厕、篮球场、路灯不亮等。刘启刚介绍,前段时间,为了帮助学校顺利复学,东周社区每日派出8名“红小二”组成“护航队”,到东周小学助力复学后疫情防控。

在卡点进行测温登记、为孤寡老人买菜送饭、带小朋友开展四点半课堂……在群众需要的时候,随处可见“红小二”的服务身影。

“红小二”在卡点进行测温登记。

发展

居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

“‘红小二’帮助了我,我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去年,张女士因被丈夫家暴向“红小二”求助,她的丈夫由于出车祸导致不能行走,同时头部受损出现后遗症,心情郁结对张女士施以家暴。了解情况后,“红小二”为张女士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救助。

“当时我一个人还要养一家6口,情绪濒临崩溃,还好有红小二帮助我,了解到我家生活困难,红小二还给我们送来各种生活用品。”从安徽老家来到深圳工作,“红小二”的举动令张女士在这座莫大的城市中倍感温暖。感激于“红小二”带来的帮助,如今张女士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在工作之余坚持参加志愿服务。

在光明街道,像张女士这样受助之后参与其中的“红小二”还有很多。“从小部分人带头到人人参与,这需要一个过程。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群众感受到真实贴心的服务,党员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服务队伍。”光明街道党建服务中心负责人赖奇容说。

目前,1000余名“红小二”已累计服务38500余人次,开展“一对多”党员结对帮扶服务80余项,带动群众7860余人参与,关爱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及一般精神障碍者2600余人。同时,已累计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529个,及时解决群众身边一批“急小难事”。

光明街道坚持政府、社会、居民三方互动共治,围绕小区和谐邻里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把“红小二”队伍打造成为一面引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旗帜,实现从“政府管理”到“自我管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此外,光明街道还开发“党群户联网”APP,在社区及人流密集场所设立“党群亮服务可视屏”,将街道、社区、网格的优质资源、服务项目纳入平台,让群众随时查阅和评价党员。

光明街道开展“红小二”党员系列培训。

规划

构建“一核多元”社会治理新格局

穿上醒目的红马甲,“红小二”这个身份给东周社区社工主任杨文军带来的是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最令我感动的是群众对我们的认可与信任感,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位居民打电话给我说丢了钥匙,希望红小二帮忙叫人来开锁。”正是这些小事,体现出群众对“红小二”的信任,“有困难就找红小二”并不仅仅是印在墙上的一句标语,更是植根于群众心中的信念。

随着这一党员服务新模式的逐渐完善,“红小二”服务队成为光明街道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服务窗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基础力量。

赖奇容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倡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先行动,带动群众一起干,逐渐发展壮大‘红小二’队伍,让人人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同时,按照‘红小二’们的专业特长分队伍,让他们在不同的服务项目中发挥所长。”

“红小二”开展“爱心义剪”活动

此外,光明街道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模式,利用网格党支部平台孵化更多类似爱心饭堂的品牌项目,再逐步引向社会化,让社会力量真正参与进来,构建“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以高质量网格党建引领高水平社区治理。

【采写】杨溢子

【通讯员】梁玉霞

编辑 黄靖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