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垾塘乡这片稻田,惊艳了夏天

普宁发布
+ 订阅

Hi,这是一篇让你感觉舒服的推文

开往夏天的列车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六月

时常焦虑时间的流逝

而目标还在那里没有实现…

没关系,让我们暂时放下生活重担

看看普宁占陇镇垾塘乡这片田园风光

舒缓一下紧张的心情~

先呈上一段视频来感受下▼

1

走在北门村,稻田清新怡人

来到垾塘乡北门村,眼前一幕沁人心脾:刚下过雨的天空很蓝,渐显金黄色的稻田一望无垠,空气中是稻香的清新。

感受稻田美好时,不忘拿着相机一顿猛拍,眼前的景色治愈人心,想定格此景,和你们分享。

▲老伯在田里忙活,炽热的阳光照着他瘦而硬朗的身躯。

▲忽然听到稻田里一阵声响,原来是鸭鸭“悠闲”地在田里觅食。

久居城市的人

习惯朝九晚五的忙碌状态

也许淡忘了生活原本的模样

其实生活有生活的“简单”

这个简单可能是少一些胡思乱想

多一些体验生活的乐趣

你看那生活在田园的人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四季轮换,生生不息

▲来自老天爷的肯定手势

2

乡村和列车,喧嚣与宁静

厦深铁路在乡西北贯穿而过。无数趟列车从这里疾驰经过,来来往往,周而复始,生活在这里的人早已习惯列车的喧嚣。

当你坐在和谐号上,在经过的这短短几秒钟,是否曾留意过这片田园?

喧嚣的轨道附近,村庄屋舍显得宁静祥和,在普宁不断发展变迁下,它们伫立在那里,似乎没有变过,像一个藏满故事的老人。

3

普宁村落——垾塘乡

据记载,垾塘原名莲塘,由东西南、北门、下寨三个行政村组成,属广东省普宁市占陇镇。地处铁山南麓,发源于大南山的益岭水支流在乡之西南角分成东西二支沿村北而上,最后汇入练江。这里原地势低洼,有两条溪河,每逢大雨,积水成塘,先人筑堤堵水,故名垾塘。

在南宋时期,此处已多姓先民聚居,到了元初,陈氏、吴氏从福建迁入,至此乡中计有二十多个姓氏。经时代变迁,各姓氏或移居他乡,或融入大宗,目前垾塘乡仅剩陈、吴、李三姓。1951年依自然角落分东西南、下寨、北门三个村,及后各自成立行政村。乡中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结构潮式民居,及现代兴建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乡中以农为主,产水稻、番薯、花生、蔬菜等作物。现有私营企业作坊多家,以服装业为主。

垾塘乡中有游神民俗,有传承几百年的英歌舞;同时也是普宁重点侨乡,旅居海外华侨数以万计。在垾塘,有多所中小学,其中就有创建于1934年的兴文中学;多条乡村公路通南部国道324线广汕公路,厦深铁路在乡西北贯穿而过。

▲练江支流

来源:普宁六点半

整理:“普宁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