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交通拥挤,内街小巷车辆不便通过,缺少停车位,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路”通行问题,不少街坊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
“小电动”自由穿梭,
虽然不堵车了,
回家充电却是“宝宝心里苦”。
因为室内充电有火灾隐患。
由于安全技术标准不健全、存放充电和电池质量问题等原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特别是室内充电,给辖内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为此,荔湾区积极探索推进电动车安全智能充电升级和网络建设,引进安全、方便的室外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
集中充电桩优点多多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安全性能高,好处还有不少,小荔简单归纳了几样:
1、充电价格便宜,与民用电相当。
2、在充电过程中,车主可用手机实时监控充电情况,自动识别电压,充满后自动断电,下雨时自动断电,确保不会因为过度充电或电压过强导致电瓶损坏引起火灾。App还能让你找到最近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
3、装置采用防爆柜体,可有效限制电池爆燃的影响范围,在封闭的环境下达到窒息灭火的效果。而且,箱体通过内置温度感应,能自动启动内置干粉灭火,更大限度杜绝“万一”的情况,更加安全。
龙津街
经过一年多以来的试点,龙津街安装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取得良好成效。为此,龙津街搭建沟通平台,联系辖内企业单位、居民小区等与参与单位对接,参与单位提供安装场地和电源,电费由双方协商解决。目前,辖内社区、物业小区、大型出租屋、物流企业、专业市场、肉菜市场、外卖企业、个体工商户均已实现覆盖,全街0.5平方公里范围内已设置42台充电设备,150个充电口,覆盖布点上最近距离20米,最远距离不超过500米。
据后台数据显示,辖内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每天为近500块电动车电池提供安全充电,相当于每月消除室内充电隐患15000次。
沙面街
去年,4组智能充电柜(桩)入驻沙面岛,为地区居民、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充电方式,打通沙面居民安全出入“最后一公里”。
沙面街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综合考量智能充电柜(桩)布线的可操作性及居民需求意见的基础上,共选了4个点位进行安装。分别位于沙面北街61号隔壁、沙面大街7号政务中心、沙面一街1号新政务中心门口、沙面大街18号翠洲居委会院内。
接下来,沙面街将根据居民需要,在合适的点位上继续布控更多的充电柜(桩),完善电动车充电“便民分布圈”,不断提升沙面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东漖街
东漖街留香市场内设置了集中充电停放停车场,来往市场的居民可将电动车停放在有充电桩的停车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电动车引起的各种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东漖街通过规划电动车、私家车停车区域,避免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规范车辆停放,打通消防通道,减少火灾隐患。
体验:充电安全实惠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以大面积的绿色为主,每个柜子有3格,每格可放置一个电动车电池,柜子内有多种接口可供选择。此外,也有不同规格的智能充电设备。街坊使用时,只需扫码便可打开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无需自带充电器,连上柜内的接口便可充电。充满电后,将自动断电,街坊也可以实时查询充电情况。
龙津街六甫社区是比较早推行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小荔,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受到物流公司的欢迎,“由于社区物流公司有不少,所以人气挺旺。”
位于六甫小区的其中一间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在公司内用几个排插充电,十分危险。小区安装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后,快递员均十分配合,每天晚上收工后,便将电池放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中充电,“感觉安全多了,我们工作起来也放心。”
在沙面工作的何先生告诉小荔,上班时他把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拆除放在充电桩,下班后再取回,比较便捷。“最重要是安全,假如充电时电池发生意外,充电桩可以起到灭火功能,这真的太重要了。”
室外电动车集中充电桩你用过吗?感受如何?快留言告诉小荔吧!
相关链接
除了充电安全,电动车本身的安全也很重要。合规电动自行车应符合以下条件,超出以下条件的将被鉴定为“五类车”。
根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2018)规定,电动自行车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5km/h。2.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30min(分钟)的脚踏行驶距离应大于7km。3.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55kg。4.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电压不超过48V,具有两个车轮。
《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第16条明确规定,禁止利用人力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和摩托车从事经营性客运或者货运活动,另有规定的除外。
【文 微社区e家通记者 郭展鹏】
【编辑 邓菲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