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与疫情防控工作融合,
设立了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电话,
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
信安社区实践站
创新“党建引领+文明实践”模式,
打造思想文化阵地。
……
今年,端州区围绕“与阵地实际、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端州本地特色、与疫情防控、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五个深度融合,针对群众的实际需要,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继续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出新出彩,着力打造具有端州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
有阵地,文明实践场所延伸至城市“末梢”
2019年,端州区在区青少年宫设立了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并设区青少年宫、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体育馆4个实践点。
四个街道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成立了信安社区、景德社区等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包括:信安社区、景德社区、塔脚社区、城中社区、宝月社区、正西社区、嘉湖社区、双东北社区、龙塘社区、三村社区
2019年12月,
端州区被列入
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今年,端州区在巩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域建设,新建50个社区实践站,按照“十个一”标准,全区60个社区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有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近年来,端州区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组建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广泛发动模范好人、教师代表、妇女骨干、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医疗骨干、三官一师等各方面人员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
目前,已组建了9支区文明实践宣讲队和19支区文明实践服务总队,各街道、社区也相应成立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全区在“i志愿”平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及团队共有334个。
各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涌现出了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队
和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区卫健局的“健康直通车”是自2002年创立的公益志愿服务品牌,至今已开展了近4000场活动,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被评为肇庆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团区委的“小桔灯——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至今开展16期,累计为234名困难青少年圆成长梦。
由市、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组成的好人模范宣讲队,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1000余场。
黄岗街道端砚文化传承服务队,依托辖区内端砚文化资源推广传承端砚手工技艺,传承端砚文化。
有活动,“五个融合”服务群众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
围绕五个深度融合,
推出特色服务,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信安社区在鸿景观园小区南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年初的时候,我们举行了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通过招募志愿者进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等科普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信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梁显权表示,今年下半年,信安社区将继续结合未成年活动、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防控防疫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精神文明类的活动。
▲城西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来电者是一位男性,怀疑自己患上了肺炎,心情非常焦急……”城西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郭子磊曾接到过一个凌晨的咨询电话,他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并指导咨询者拨打120,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身体检查。随着交流的深入,郭子磊明显感到对方的情绪放松了下来。
据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城西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共接收群众来电38人次,主动拨出了解服务对象需求240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建设,
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也是保阵地、惠民生,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
期待端州区继续出新出彩,
打造更多具有
本地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
资料来源:区委宣传部、信安社区
记者:罗婉靖 伍绮珊 陆浩光
编辑:李欣颖
编审:莫树欣
端州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