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相接的海岸线往往是滨海城市最为动人的风景线,深圳也不例外,深圳湾、大小梅沙、杨梅坑、较场尾、深圳人才公园等均是当地最热门的“打卡”点。
不过,记者近期接到群众爆料以及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深圳部分未开发、人迹罕至的海岸线,依然存在大量海洋垃圾。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已在推行针对性解决措施,民间环保人士呼吁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收运、分类、处理的全链条长效机制,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难题。
点击观看视频
在西湾滨海公园的西北部边界地带,红树林的边缘区域存在不少塑料、泡沫垃圾
走近西部海岸线垃圾聚集点 现场触目惊心
近日,记者接到一位海洋环保志愿者爆料称,广深沿江高速西乡出口附近的滨海地带存在大量海洋垃圾,塑料瓶、塑料袋、泡沫板等垃圾在海岸线上绵延近100米;另外,距离此处不远的西湾滨海公园西北部红树林地带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垃圾。
记者6月2日上午赶到广深沿江高速西乡出口,望向海洋方向,在绿树掩映之下,难以发现明显的垃圾聚集区域。但是在走近后可以发现,塑料袋、包装盒、塑料瓶、泡沫板、鱼类尸骨等等垃圾明显聚集,若干辆黄色、红色的共享单车也被丢弃在海边,形成近百米的垃圾带,空气里也不时飘过一股令人不适的气味。
在西湾滨海公园的西北部边界地带,红树林的边缘区域还堆放有大片的废弃的一次性塑料花盆
随后,记者走进宝安西湾红树林公园和西湾滨海公园,沿海岸线一路朝西北方向行进观察,公园内部的海岸线比较整洁,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清扫海岸线上的塑料瓶等垃圾,也会清理红树林区域里的枯枝败叶,有不少市民在海边休闲、锻炼。
不过,在西湾滨海公园的西北部边界地带,红树林的边缘区域却存在不少塑料、泡沫垃圾,还堆放有大片的废弃的一次性塑料花盆。这条十余米的垃圾带,淤泥、枯枝烂叶堆积发酵,混杂着各类垃圾,气味十分难闻,现场看不到清理打扫的痕迹。
一位西湾滨海公园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很多垃圾都是从海上漂过来的,根本清理不过来,就算今天清理得干干净净,第二天一涨潮,垃圾又满了。”
另外,即便是普通的海岸线也可能“隐藏”着不少垃圾。有一位邱姓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每天会抽出一个半小时沿着金湾大道海岸线捡拾塑料泡沫垃圾,希望借此增加收入,他基本上每天能捡到4到5斤重的塑料瓶和泡沫板,这个重量如果换算成普通的矿泉水大约是80个。
广深沿江高速西乡出口附近的滨海地带,埋在沙滩里的废弃的共享单车
未开发海岸线存在至少7个海洋垃圾聚集点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海岸线全长260.5公里,分为西部岸线和东部岸线。西部岸线自宝安东宝河口至福田深圳河河口,东部岸线自盐田沙头角至大鹏坝光。
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已连续18年关注深圳海洋垃圾问题。该协会执行秘书长马海鹏向记者表示,260.5公里海岸线中,约1/3岸线属于公园、商业区、风景区等已开发海岸线,这些区域的海洋垃圾已经有相关责任单位负责,被有序纳入到城市垃圾收运系统,海岸线整体比较清洁。
广深沿江高速西乡出口附近的滨海地带,塑料瓶、塑料袋、泡沫板等垃圾在海岸线上绵延近百米。
“但剩余约2/3的岸线属于未开发区域,这些区域由于缺乏有效管护,存在着大量海洋垃圾,并且已逐渐形成至少7处海洋垃圾聚集点。”马海鹏说,广深沿江高速西乡出口附近的垃圾点,该协会已经连续组织10余次志愿清洁活动,西乡街道办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管理和清理,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记者查阅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现,通过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海底垃圾在内的海洋垃圾进行监测,结果显示80%左右为塑料类垃圾,主要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盖、香烟过滤嘴、塑料绳等等。
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与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联合开展“深圳市海岸线垃圾民间监测”的调查结果与此呼应:在深圳海洋线垃圾中,塑料和泡沫塑料是占比最多的垃圾。一位深圳民间环保志愿者向记者表示,他曾在东部岸线看到一段绵延500米的泡沫塑料垃圾聚集带,令人痛心。
2019年8月,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与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联合开展“深圳市海岸线垃圾民间监测”。
深圳海岸线垃圾实现标本兼治任重道远
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与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联合开展“深圳市海岸线垃圾民间监测”调查结果显示,人类海岸活动即陆源生活类垃圾是海洋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航运捕鱼活动。
根据《2019年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深圳针对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已有动作。2019年度,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海岸线进行“海、陆、空”立体式全面排查,基本摸清全市入海排口家底。并对各类入海排口进行“查、测、溯、治”,建立“一口一档”,纳入常规监管及监测,实行常态化长效管理。
同时,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还推动开展对海上非法倾倒的执法行动,2019年共查处非法海洋倾废案件3宗,罚款44万元;加强海水养殖污染防控,组织开展海水养殖企业排查,对5个非法陆域海水养殖废水排放口进行了取缔。这些举措对生活类垃圾流向海洋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深圳一位民间环保志愿者在东部岸线看到一段绵延500米的泡沫塑料垃圾聚集带
“海洋垃圾很大程度上自于入海河流,但是深圳近年来在水环境治理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监管也十分严厉,基本不存在垃圾通过河流入海情况。同时,游客或市民随手将垃圾丢弃到海里的情况也很少见。”马海鹏认为,他推断深圳海岸线上的垃圾或许部分来自外地。
总而言之,深圳海岸线垃圾实现标本兼治,目前依然任重道远。
众多民间海洋环保支援者参与深圳海岸线清洁行动
民间环保人士献策深圳海洋垃圾治理
广东省人大代表赵晓玲2019年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曾提交过一份《关于加强全省海岸线垃圾监测与监督治理的建议》,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省海岸线正遭受“垃圾围城”现象,多处海岸线均聚集大量海漂垃圾,既不环保又影响美观。“深圳作为拥有境内海岸线总长260公里的海滨城市同样面临此困扰。”
马海鹏等民间环保人士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全市海洋垃圾现状调查。同时对特定岸线垃圾情况进行长期监测,从而分析海洋垃圾来源及构成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对策,也可考虑联合邻近城市携手进行海洋垃圾监测及管理。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海洋垃圾收集及处置的相关研究,加大投入,研发海洋垃圾收集、处置专业技术设备,开展海洋垃圾回收资源化技术筛选,可以选取若干典型海滩,尝试建立海洋垃圾回收资源化示范点,分析海洋垃圾回收资源化可能性。
广深沿江高速西乡出口附近滨海地带的垃圾。
减少海洋垃圾,促使全民对海洋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提升是关键。民间环保人士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并扶持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建设相关教育基地,支持相关海洋科普及环境保护公益机构等,开展更丰富的海洋环境教育课程。支持和联合环保社会团体开展海洋垃圾清理活动,推动全民参与控制和减少海洋垃圾行列。
令人振奋的是,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已于5月28日向沿海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下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美丽海滩共建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到,“针对我省海滩(岸)存在的垃圾污染和保洁机制不完善、清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开展共建行动,由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组织,各沿海市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落实海滩清洁属地责任,建立完善海滩(岸)保洁机制。同时,通过公众参与、公众监督和宣传报道,提高广大民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美丽海滩建设。”
【见习记者】张大川
【图片】张大川 蓝色海洋
【剪辑】王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