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驾乘人员:“系带”只需2秒 事故中死亡率减少72%!

珠海应急管理
+ 订阅

“系带”只需2秒 事故中死亡率减少72%。

研究显示,正确使用安全带,能让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翻滚时,使车内驾乘人员死亡的平均概率至少降低72%。

安全带“系和不系”是生死之差

安全带的作用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在出行中,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的行为仍有发生,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受到致命伤害。在事故发生时,驾乘人员“系和不系”安全带的结局大相径庭:

一“带”之差 兄弟阴阳两隔

2018年6月29日凌晨2时许,从事建筑工作的兄弟俩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弟弟驾车带大哥回住处,坐在车后排的大哥上车不久就睡着了。突然,弟弟驾驶的小客车追尾撞上了前方同车道内行驶的轻型货车,造成双方车辆不同程度损坏,其中小客车被撞损严重。弟弟系着安全带,在事发时被牢牢固定在座位上,只受了轻微伤。但令人唏嘘的是,躺在车后排睡觉的哥哥头部碰到车门把手,当场死亡。

车辆撞击护栏 后排乘客飞出车外

2018年10月11日,浙江上三高速双彩出口附近发生一起事故,驾驶人低头拿手机时,车辆失控猛烈撞击隔离护栏。在车辆撞击瞬间,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被甩出车窗摔落桥下,当场死亡,而系了安全带的驾驶人和副驾驶乘客只受轻伤。

车辆翻转 驾乘人员系了安全带无大碍

2019年8月30日,浙江金华廿三里收费站,艾某驾驶轿车进入收费通道前,一头撞上入口处的隔离栏,后撞上隔离桩,紧接着车体横着来了一个720°翻转,最后卡在收费通道内。事故发生时,所幸车上三人都系了安全带,并无大碍。

事故中降低驾乘人员死亡率

上述事故后果截然不同的案例警示大家——发生事故时,正确系安全带可以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据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工作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542起乘用车正面碰撞事故中,安全带使车内驾乘人员的死亡概率减少71%;在487起乘用车侧面碰撞事故中,安全带使车内驾乘人员的死亡概率减少67%;在114起乘用车翻滚事故中,安全带使车内驾乘人员的死亡概率减少78%。由此可见,正确使用安全带,能让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翻滚时,使车内驾乘人员死亡的平均概率至少降低72%。

车辆发生碰撞时会急速停顿,安全带可以把驾乘人员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上,不会因惯性而向前冲;同时,因安全带的固定作用,可使前排驾乘人员避免遭遇安全气囊起爆时的正面冲击。如果不系安全带,安全气囊可能成为夺命凶手。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珍惜生命 用好“一盔一带”

头盔可以保护骑乘二轮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人们的头部,减小颅脑损伤概率;安全带作为随车配备的安全设施,驾乘人员按规定使用便可大幅提升在遭遇交通事故时的避免受伤和生还几率。可以说,“一盔一带”在关键时刻就是我们的保命神器。

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监控视频,记录的都是非机动车严重违反交通法规,最终致人死亡的事故过程。电动车交通事故频发 画面触目惊心!

监控视频画面记录的是今年4月30日凌晨5点14分,发生在上海市一交叉路口的交通事故。

画面显示,两辆电动车闯红灯过路口,第一辆电动车侥幸通过。

间隔不到六秒后,第二辆电动车通过时,被一辆正常行驶的卡车直接撞倒。

电动车骑车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监控视频显示,卡车司机在进入路口时,变换远近灯光进行警示。经过民警现场勘验和第三方车速鉴定,判定这起交通事故,电动车骑车人负全部责任,机动车驾驶员无责。

第二组视频更加触目惊心。监控显示,今年5月4日中午12点38分,上海嘉定区曹安公路两辆电动车骑车人闯红灯。

第一辆侥幸通过,第二辆直接撞上正常行驶的小客车,骑车人当场死亡。

第三段监控视频记录的是位于上海松江区的一起交通事故,电动车骑车人先逆行后横穿机动车道,被正常行驶的白车撞飞后摔倒在地,当场死亡。

警方经过勘查,最终认定这些事故的责任均为非机动车骑车人负全责。

警方介绍,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增加,非机动车负主要责任的致人伤亡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加,公布这些触目惊心的事故监控,再次强调全责认定,希望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遵守交规。

安全行驶,拒绝心存侥幸!

在交警部门公布的案例中,这一段视频最让人印象深刻。

今年1月28日下午17点21分,龚某某驾驶电动自行车闯红灯刹车不及,一头栽倒在一辆重型工程车轮下,当场死亡。

此后,警方对龚某某的行车轨迹逆向追踪发现,其一路上行驶违法行为不断。“龚某某先是逆向行驶,后一段骑行中在明显有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情况下,仍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这些行为十分危险,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警方说。

2018年,涉及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导致交通死亡事故同比上升10.2%。今年3月至5月,涉及电动自行车亡人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9.8%和14.1%。

交警部门坦言,很多非机动车驾驶人有着机动车肯定会让行的错误认知,通过此次公布的视频再次警示每一位交通参与者,警方将强化非机动车负全责的事故责任认定,绝不和稀泥。


来源: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编辑:珠海应急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