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珠海大漆艺术家、澳门视觉艺术教育学会会长关勇的《漆·象|关勇漆艺作品展》在珠海北山“不碍云山”展厅开幕,为大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漆艺术公益盛宴,展期将持续至7月30日。
漆,是从漆树树干上割取的一种白色汁液,经过加工后得到的天然树脂涂料。漆器,重视质地之美,一遍又一遍的髹漆中,漆底变得越来越莹润,色彩变得越来越亮泽,一遍又一遍的刻凿中,纹饰变得越来越丰满,造型变得越来越有厚度。
漆器技法
漆艺虽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但大漆“百里千刀一斤漆”的特性和髹饰繁复的工序,仍然面临人才断层、技艺失传的危机。如今氤氲着生漆气味的作坊里,依然有像关勇一样的人在默默坚持着传承技艺。
漆器技法
“选择做漆艺,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状态。”关勇是珠海为数不多研究大漆艺术的艺术家,生于陕西安康(“牛王沟”漆的产地),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为澳门视觉艺术教育学会会长,曾在一段时间里投身于版画创作。十年前,关勇放下十五年的版画,回到大漆原产地,开辟了丰盛的大漆世界。
漆器技法
在这个机器与数位化的时代,以全手工性为特质的大漆工艺,制作一个小小的手镯至少需3个月,一套大漆家具则至少需1年。此次展览作品是关勇这十年间艺术探索的成果,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
“漆器技法其实很传统,所以漆器的呈现常给人以沉闷的印象。”如何在传承技法的同时,打破传统的屏障,使漆器更贴合现代人的日常需求,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大漆,是关勇一直在思索的事。
漆器技法
本次公益展览活动由珠海北山“不碍云山”主办,坐落于珠海北山古村“百年宗祠群”。“不碍云山”由一栋拥有两百年历史的老宅改造而来。该古宅为清道光(约1828年)左右建成的章成杨公祠。
漆器技法
珠海“不碍云山”创始人程因介绍,策展初衷系因个人非常敬佩关勇的传承情怀。大漆工艺传承,是匠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借此小众公益艺术展览,希望让大漆文化走近大众,更期待漆艺追远履新,面向生活和实用。
【记者】 胡钰衎
【通讯员】 陈晓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