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已经把外国人逼疯了!哭着进来,哭着出去

佛山共青团
+ 订阅

大家好,事情是这样子的

前段时间,发出去的文章总会迎来热心团子:

写这么久的文章了,还“的地得”不分

那个XXX写错了

缺失信心的团团连忙背了两个顺口溜

重振雄心!

说实话

你们是真的不知道汉语有多难

这门被公认为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近年来可是让无数外国朋友都领教到了当弟弟的滋味。

虽然我们也经常说英语很难,但归根结底只是26个英文字母的事。而中文,在外国人眼里,键盘就像架子鼓那么复杂杂杂杂杂杂。

翻英语词典的时候,看到几次Abandon ,就有几次想放弃。现在轮到外国友人翻中华字典,大概也是这种心情吧。

语言学起来有多难,这得分步骤来看——

学习语言第一步:字。

还记得自己刚学英语那会儿,总会有一个短命的家庭成员。

外国朋友们也汲取了精华,将拟声词记忆法应用到了方方面面:

甚至还出现了英汉混用成语法:

更有甚者开始对汉字进行自我图译:

坐拥6套房,任谁看都会哈哈哈哈哈哈

宁有事吗?来自DNA深处的灵魂拷问

千万年前的问候:你画,接着画

......

才华这玩意

果然都是被逼出来的

学习语言第二步:音调

中文自带的妈嘛马骂的神奇属性是让无数外国学子掉毛的buff,毕竟四个声调稍作变化,都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更不必提中文里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多音字。

怕你们看不懂,团团语文科代表都做了。

人要是行(xíng),干一行(háng)行(xíng)一行(háng),一行(háng)行(xíng)行(háng)行(háng)行(xíng)。

人要是不行(xíng),干一行(háng)不行(xíng)一行(háng),一行(háng)不行(xíng)行(háng)行(háng)不行(xíng)。

“眼看自行车要摔倒了,我一把把把把住。”

举一反三,大家可以念念这个

没把你们逗笑算团团输

当年做语法的选择填空题,不懂还能「三长一短选最短」。现在他们学中文,直接蒙圈。

题目一:

中国有俩体育项目根本不用看,一个是乒乓球,一个是足球。

前者是谁也赢不了,后者是谁也赢不了。

问:分别解释这两句话。

题目二: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问:分别解释这两句话。

题目三: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问:到底穿多少?

「一字不差」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差一个字」,表达的却是同一个意思???

要你管 vs 不要你管

了得 vs 了不得

你怕是个傻子吧 vs 你怕不是个傻子吧

至于我们从小就拥有“不管文字怎么变, 依然看能懂这句话”的强能大力已经超纲了。

学习语言第三步:遣词造句。

还记得我们学了就想不起来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祈使句倒装句吗?外国朋友们也要历这个劫......

这悲伤的背影不禁让团团怀念起,当年面对全是红叉试卷的我们。

再来看看作文——

扑面而来的熟悉感有没有~当年英语作文死活凑不够800字时是不是也用汉语拼音糊弄过!

当寒窗苦读刻苦训练终于掌握了词汇语法和读音后,外国友人也如愿踏上东方异国的探索之旅!

只是,当进入到真正的中文环境,他们发现:

挑战居然才刚刚开始。

还记得那个初次去重庆吃火锅的韩国小哥吗?

由于想不起具体的菜名儿,只能用自己有限的词汇量去给服务员描述他想要的菜。

韩国小哥:鸡蛋的弟弟

服务员:鹌鹑蛋!?

鹌鹑蛋:我咋不知道我有个哥哥呢?

还有那个学了汉语后想给自己爱慕的中国女生写信的留学生。

提笔忘了“娘”字怎么写,突然想起汉语老师讲过“娘”和“妈”是一个意思。

于是,情书开头:“亲爱的姑妈…”

不过话说回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好多外国朋友的中文“溜得飞起”。

前方高能的视频走起

甚至有更“潮”的外国友人,将各样式的“中文汉字”穿在身上。

或者,干脆纹在身上。

不知道日后他们知道了这文字的真正含义,会作何感想......

英语有句谚语叫It's All Chinese to me

翻译过来就是“这些对我来说像天书一样”

中文难学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

然而,即使中文这么难,也拦不住全世界学中文的脚步。

奔驰、三星、佳能等公司开始把汉语考级成绩作为员工的考核参考条件之一。

英国首相曾呼吁本国儿童改学中文:

俄罗斯更是将汉语纳入高考,汉语成为继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之外,俄罗斯高中生可选修的第5门外语。

是汉语变简单了吗?是推广水平变高了吗?

未必。相反,英文真的简单吗?外国人今天吐槽的中文难点,语法、单词、歧义、俚语......我们学英文时,都没有遇到过吗?

为什么没人放弃英语反而更加努力学习呢?

一切,不言而喻。

英语国家在最近二百年掌握了这个世界最主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科技话语权,编程语言用英语、学术交流用英语。现如今,随着祖国日益强大,全世界的目光都比以往更加关注如今的中国。

在一些领域里向中国取经、学习,或者互通有无,是迫切需求。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话,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更是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的表现。

吾辈自强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舞台听到我们的声音

学习我们的文化,让我们发光发彩

- THE END -

编辑 | ling

来源 | 青聚锦官城  综合整理自小声比比、创意铺子、英国报姐等

转载请注明 | 青春佛山

点亮

语言学习越来越简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