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正快速提升。继2020年5月25日广州市白云区政府正式委托广中医一附院管理白云区中医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后,2020年5月28日,白云区人民政府再度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签约,由白云区政府委托南方医院管理白云区人民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一直是白云区政府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重要一环。此次签约将进一步实现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有力推进健康白云建设,进一步增强白云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同步挂牌“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三年内创“三甲”
近年来,白云区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外借推力、内强管理,着力打造健康白云。据了解,托管后的白云区人民医院,将同步挂牌“南方医院白云分院”。
白云区卫健局副局长钟智佳表示,“我们计划3年内把新院区打造三甲医院的水平,依靠区人民医院自己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困难。通过跟南方医院的合作,进程就会大大加快,南方医院的优质资源就可以直接到达白云区最中心的地带,东部地区的老百姓就会大大的受益。 ”
此次签约,旨在借助南方医院的品牌效应和技术力量,将区人民医院建设成为“技术特色鲜明、服务品质优异、群众口碑良好、政府社会放心”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打造“服务白云、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辖区医疗中心。钟智佳表示,“借助南方医院的高端医疗技术共建医联体,将更有力推动区属医疗单位的快速发展,让高端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白云区人民带来更多、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助推健康白云高质量发展。”
签约后,白云区将继续在医联体框架内通过完善双向转诊流程、畅通患者住院绿色通道、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等一系列有利措施,让患者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医联体带来的就医便利。
新院区已基本建成,预计9月初交付使用
1985年5月,广州调整行政辖区,天河区从当时的大郊区中划分出去,归属于白云区的区人民医院落在了天河区沙河街内。20多年来,白云区内医疗服务需求非常大,但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经过多方努力,白云区人民医院的迁建工作于2010年正式启动。区人民医院一期位于白云新城北部延伸区,净用地面积6.38万平方米。
“新院区已基本建成,9月初就可以交付使用,白云区老百姓很快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钟智佳告诉记者,“在白云区南方医院医疗联盟内,下级医院医生可以随同符合上转条件的患者到南方医院多点执业,接受上级主管教授带教,协助查房、手术、治疗。”
待患者病情转入恢复期或稳定期,基层医院医师随同患者下转至下级医院。该形式有利于下级医院多点执业医师能在跟随患者转诊的过程中,学习三级医院的新理论、新技术,更新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科建设、科室管理能力。
托管两年,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业务翻倍,手术增长58.83%
据了解,早在2018年2月,白云区就与南方医院签订医疗联盟合作协议并托管太和分院建设医联体,两年多来,合作成效十分显著,太和分院的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率均大幅提升。2019年,太和分院的门急诊量达42.6万人次,同比增长6.53%;住院量达12394人次,同比增长34.98%;手术量达5178台次,同比增长58.83%;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
“相比于托管前,太和分院的业务收入已经翻倍,还带来了41项的新的技术。”钟智佳告诉记者。本次签约合作,同样是由南方医院全面托管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合作将更值得期待。
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将实现管办分离,“权责利”相统一。同时,与白云区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在南方医院托管太和分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共建白云区—南方医院医疗联盟,建立医疗质量与分级诊疗管理机制,力促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四方面共享。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也将由市内三甲医院托管
借助此次南方医院托管白云区人民医院的契机,白云区将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畅通“双向转诊”渠道,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及成员单位的医疗成本,最终达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目标,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未来3年,白云区三甲医院的分布将会更加的均衡。“除了此次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三年内将打造成一家三甲医院,北部的白云区中医院也已经托管给广中医一附院,也计划在三年内创三甲。” 钟智佳告诉记者,“至于西部地区,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也准备跟一家广州市内的三甲医院合作,争取五年内创三甲。”
【记者】谭超
【通讯员】云宣 潘文辉 黄明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