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鱼刺扎进舌头半年,离舌癌仅一步之遥

南方医plus
+ 订阅

中文以“如鲠在喉”形容内心的难受,可见鱼刺卡喉多么痛苦。日前,家住汕尾的李阿姨因舌部肿痛、吞咽困难到医院就诊,怀疑舌癌,转诊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一根鱼刺惹的祸。李阿姨回忆,这根鱼刺至少是半年前留下的。经手术取出扎在舌头里的鱼刺,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了。

右舌根肿物。

右舌根肿物。

吃鱼埋下“祸根”

李阿姨一家住在汕尾海边,海鲜是餐桌“常客”。大约半年前,她在吃海鲜的时候,突然感觉舌头被一根鱼刺扎了一下,“当时没有太留意,以为过一会儿就好了。”

次日,李阿姨仍然感觉舌部隐隐作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喉镜等检查,医生并没有发现鱼刺或其他异物,便做了一些简单的消炎治疗。后来,李阿姨舌部的不适感有所缓解,就慢慢忘记了这件事。

直到最近十来天,李阿姨感觉舌头明显肿胀起来,无法吞咽,慢慢地连吐字都不清晰,当真“苦不能言”。她在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舌癌,建议尽快到广州就诊。

“听到自己得癌了,我吓得当天就买票到广州了!”李阿姨回忆道,后辗转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王友元门诊就诊。

在详细了解李阿姨病史,并为她仔细查体后,王友元副教授做出了初步判断:舌体肿物范围较大,颈部淋巴稍有增大,近期体重骤减,舌肿物性质尚不明确。考虑到恶性肿瘤与炎症的治疗方式大相径庭,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阿姨做了新冠肺炎筛查后办理了入院,先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再逐步完善检查。CT检查发现右舌有一长约2cm的细长高密度影,结合之前她被鱼刺扎过但在喉镜下没有发现异物的病史,王友元副教授推测这一高密度影可能就是扎进舌头的鱼刺,“这根鱼刺一待就是小半年,导致了患者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但考虑到长期炎症刺激,也有癌变的可能。”

王友元为患者手术。

王友元为患者手术。

手术解除危机

结合CT结果,王友元副教授随即为李阿姨安排了完备的治疗方案:手术前取舌肿物冰冻病理活检,根据肿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若为炎症,选择保守切除以及刮治术;若为肿瘤,则选择大范围舌癌根治术以及皮瓣修复。

入院第二天,完成各项检查的李阿姨被送入手术室。无影灯下,王友元副教授小心切开肿物,肉眼所见脓液等组织,根据经验判断,他的心中对肿物性质已有七八分把握,随后取肿物表面及深面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冰冻病理活检。半小时后,冰冻病理结果显示,炎性肉芽肿物,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

王友元副教授心里松了一口气,替李阿姨感到高兴的同时,立即带领助手开始清除炎性肿物,并且在舌根探查那根可能是鱼刺的高密度异物。很快,就在舌根深面组织处发现了那根还带着一小块肉芽组织、长达2公分的鱼刺,将肿物以及周围炎症组织清除得一干二净。

术后,李阿姨恢复良好,舌部肿胀、吞咽疼痛等症状已经缓解。

肿物深面的鱼刺。

肿物深面的鱼刺。

针对该病例,王友元副教授特别提醒大众,用餐时如果有疑似鱼刺扎到舌头的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及时就医。“舌头在日常的语言、咀嚼和吞咽过程中活动频繁,最开始鱼刺可能只是扎进了舌表面,但随着舌头的频繁运动,鱼刺就在肌肉的不断挤压、推动下不断深入,造成感染和组织坏死,产生脓液,导致舌肿胀以及剧烈疼痛。像李阿姨这样,异物引起的炎症刺激舌根长达半年,已造成舌黏膜不典型增生,进展下去将导致癌变,应引起重视。”

【记者】江玲

【通讯员】张阳 黄睿 朱川东

编辑 朱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