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全省文化交流,近日,我市博物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合作开展“永不褪去的色彩——广东普宁嵌瓷”文化展。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三十二件普宁嵌瓷优秀作品将到佛山、中山、海丰等地的博物馆流动展出。
昨天下午,省博物馆有关专家来到普宁市励耘美术馆,参观即将参展的普宁嵌瓷作品,聆听我市嵌瓷手工艺人介绍普宁嵌瓷的历史。嵌瓷是选用各种颜色的精薄瓷片在建筑外部镶嵌成各种平面或浮雕的造型图案,嵌瓷工艺美术作品久经风雨、烈日曝晒而不褪色。2008年,嵌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普宁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市工艺美术厂高级工艺美术师 陈国仕:嵌瓷是我们普宁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艺术,主要是在建筑还有室内屏画,普宁嵌瓷始于明朝,盛于清朝,经过历代嵌瓷艺人的努力,现在发展到嵌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在上世纪60年代是由普宁工艺厂的嵌瓷艺人进行创新,创新出一种室内嵌瓷画(嵌瓷屏风画),这种画在五六十年代盛行。嵌瓷在室内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立体的,一种是浮雕形式,一种是平嵌。现在出口到东南亚、西欧和港澳地区的嵌瓷主要是浮雕形式,它的题材非常广泛,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到民间的传说、英雄人物,以及一些喜庆、欢乐的题材全部都可以作为嵌瓷的题材。现在艺人们主要是在庙宇、民居、四点金、下山虎、宗祠庙宇进行建筑物的装饰,室内就比较少了,此次博物馆组织这些作品对外进行展览,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大饱眼福。
普宁嵌瓷
据了解,此次参加“永不褪去的色彩——广东普宁嵌瓷”文化展的三十二件(套)作品,均是普宁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及普宁市励耘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参展作品包含各种嵌瓷表现形式,题材囊括历史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寓意吉祥、富贵的花虫鸟兽等。据悉,此轮巡展的最后一站将回到我市博物馆进行展出。
普宁市博物馆副馆长王伟群: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文广旅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馆强调文博展览活动不单要“请进来”而且还要“走出去”,积极扩大活动的辐射范围,加强了与全省各兄弟馆的互动,从而增强文化精神的影响力,使普宁嵌瓷等地方特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远方的客人更加了解普宁、重视普宁。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即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中心,整合全省的博物馆陈列展示资源,组织、策划和制作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展览,在全省各级博物馆巡回展出,提高各种文化遗产的知识普及与研究水平。借助该平台,将有效把我市更多传统艺术作品推广出去,更好地展现“商贾名城”的独特文化魅力。
广东省博物馆(省流动博物馆)副主任陈汉双:省博物馆一直坚持创新,与时俱进,经常与地方博物馆合作,举办了紧贴实际的活动和展览,这一次,我们和普宁博物馆合作了“永不褪去的色彩——广东普宁嵌瓷”文化展,主要是弘扬普宁地方文化,增进全省文化交流,宣传普宁嵌瓷,让更多的人更了解普宁、欣赏普宁、热爱普宁,感受“富丽”热情”“和谐”的普宁嵌瓷文化精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来源
来源:普宁电视台
整理:“揭阳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