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膳方:赤小豆当归散
今天选择的古代膳方是东汉名医张仲景的赤小豆当归散, 原方由赤小豆和当归两味药物组成,具有养血、清热、祛湿的功效。十分适合大众在近期潮湿闷热的天气下饮用。
今日推荐——赤小豆当归鲫鱼汤
材料:
赤小豆50~80克,当归15~30克,鲫鱼1条(约300克),生姜5片,陈皮1瓣,花生油、食盐适量。
做法:
(1)先将鲫鱼宰好洗净,热油起锅,下生姜爆香,下鲫鱼两面煎香,再倒入开水先煮10分钟。
(2)连鱼带汤转入另一汤锅中,把赤小豆、陈皮及当归放入锅内,煮40~50分钟至汤成乳白色,调味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鲫鱼蛋白质丰富,且含有多种的微量元素,易于消化吸收。赤小豆性平味甘,具有明显的祛湿、利水的功效;当归味甘性辛温,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两药合用可以清热活血,祛瘀生新。搭配陈皮行气化湿,生姜温中和胃,祛除鱼腥味,整个汤膳达到补虚祛湿的功效。其特别适合痰湿或湿热体质,见反复痤疮、皮肤油腻以及痛经兼白带色黄者,也是近段时间的大众时令保健汤膳。
小贴士:
(1)热重于湿的人士加5克的槐花或银花,清热利湿的效果更好。
(2)孕妇不作推荐。
本期值班医师:
张晓轩,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师从杨志敏教授、柳长华教授、吕英教授、吴万垠教授。擅长:儿童体质、孕前孕后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调理;各种症状的亚健康状态如失眠、痤疮、便秘、易疲劳、易上火、易感冒等调治。临床以人为本,用药以顾护患者元气为要,善于以圆运动理论为辨证法则,以中药汤剂、膏方、食疗等多种方法进行个性化调理。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
粉丝靓菜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每日一膳出书啦!购买《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扫二维码购书有优惠,更有机会获得杨志敏教授亲笔签名版图书。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记者】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