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我国进入两会时间。在全国疫情防控狙击战取得重大成果的背景下,来自肇庆的全国人大代表关心什么?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建议?南方日报记者梳理了以下焦点。
焦点1:新基建
共建工业互联网信息基础示范网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社会按下了暂停键,但互联网经济却迎来一轮新爆发,电商平台订单激增,游戏、短视频流量激增,线上直播教学和远程办公成了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凸显了‘新基建’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肇庆分公司综合部总经理刘广河表示。
在他看来,目前全世界都在加快布局5G,抢占市场,国家应当加大宏观政策制定与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监管制度,强化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推动5G、光纤网络、NB-IoT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刘广河建议结合大湾区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示范网。针对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和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困境,让大湾区结合当地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企业先行先试,共建工业互联网信息基础示范网,打造一个产学研用多方参与的网络开发创新服务平台,推动规模化应用。
焦点2:三农问题
设立返乡农民工养老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天龙集团董事长冯毅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的两份书面建议都和三农问题有关,涉及返乡农民工专项养老保险、乡村医生生存和工作环境等基层民生热点问题。
冯毅建议要从国家统筹层面设立退保返乡农民工专项养老保险机制,将“退保返乡农民工专项养老保险”作为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中央调剂基金制度,将农民工退保比较多的省份滚存的统筹金,向返乡退保农民工人数多、专项养老保险资金需求量大的省份调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
同时,冯毅建议把村卫生室的性质改为事业单位,强化村卫生室的主导地位和公益性;参照民办教师转正的方式,分步解决历史遗留的乡村医护人员待遇编制问题;运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生源地的毕业生回村补充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要注重农村医护人员的需求及成长,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归宿感、荣誉感,打造稳定、和谐的医护人员队伍。
焦点3: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建设广州至贺州货运铁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水平打造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从国家层面为怀集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规划定位。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成了全国人大代表、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种养专业户徐建贤关心的问题。
“要想抓住机遇,我建议从检验检疫、交通、用地等方面加快配套。”徐建贤认为,怀集县和肇庆海关共建绿色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后,可以实现生鲜农产品快速通关,直达全球各地,“货更鲜美,也能卖更好价钱。”
徐建贤表示,怀集的交通运输仍以公路为主,成本较高。为此他建议规划建设广州至贺州货运铁路,线路途经怀集、四会等地,进一步畅通粤西北地区的公铁运输通道,强化怀集集散作用。
“集散基地及有关配套建设工的不断推进,目前怀集用地规模及用地指标远未达到项目建设需求。”徐建贤希望政府能放宽用地规模并进行合理调整,对集散基地重大项目落地用地指标给予倾斜政策。
焦点4:野生动物保护
管住餐桌上的食物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爱第一时间组织公司科研人员响应政府号召,参与疫情防控联合科技攻关,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华农(肇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申报技术攻关项目1项,公司专业技术骨干加紧进行科研攻坚,为战疫贡献科技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爱组织公司科研人员参与疫情防控联合科技攻关
1至4月,陈瑞爱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修法议题的代表意见征求座谈会,以及《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活动和研讨会,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建议。她认为不吃野生动物,管住餐桌上的食物,既保护了野生动物,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陈瑞爱带来了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议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议案等6件建议,关注的话题包括创新型国家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电商“垃圾”治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建设安全规范的智慧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方面。
【记者】刘亮 李志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