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笔者从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获悉,截至5月中旬,荔湾区已拆除违法建设605宗,拆除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当前,荔湾区治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保持违法建设整治高压态势,荔湾区健全长效机制,通过高位协调,进一步厘清各职能部门职责,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各职能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和重大问题协调机制;每月刊发一期查控违建简报,对各街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排名,通报亮点和问题,推动各街形成“你追我赶”的治违氛围。
同时,荔湾区把治违工作纳入区发展战略,融合了广州市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将违建治理与“三旧改造”、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园、村级工业园整治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散乱污”整治提升工作相结合。
据统计,截至5月中旬,荔湾区共拆除城中村集体物业约24万平方米、旧城旧厂改造拆除违建约27万平方米、拆除河涌沿线违法建设近1万平方米、盘活用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其中,重点拆除了艺和广场、东漖鹤洞村集体物业、铁路沿线违法建构筑物、大坦沙珠江桥底等违法建设。
在拆违过程中,荔湾区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来提高控违和监管效率。比如依托全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统一标准的街区实测地形图,将年度治违任务具体分布统一标识在图;利用航拍无人机巡查建设项目,确保监管不留死角、不存盲区;构建网格化监管网络,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巡查、制止、报告制度,坚持关口前移,构建严密监控网络;继续实施在建违法建设快速查处程序,严把控违关,今年以来共查处并拆除在建违法建设207宗。
【记者】余嘉敏
【通讯员】成广聚 江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