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河+自然博物馆能带来啥?这堂自然教育课提了这些建议

南方+

近日,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坪山文化智库专家南兆旭先生,与坪山河碧道工程设计联合体单位中建西南院、省水利院及SASAKI在坪山城市书房·金龟自然书房展开了一场关于坪山生态本底、生境营造的交流会,开启了坪山区2020年自然教育第一课。

坪山河+自然博物馆能带来啥?这堂自然教育课提了这些建议

会上,设计团队结合在坪山河现场调研过程中所引发出来的思考,与南兆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南兆旭向设计团队介绍了坪山区全域自然博物的工作内容与整体情况,并针对坪山河碧道工程项目提出了“博物长廊”设想的建议。

据了解,“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项目,是配合深圳市自然博物馆建设的重要创新举措。项目基于“水泥步道零成长、自然生态零破坏、自然环境零冲击”的基本理念,依托马峦山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发挥马峦山的多元生态服务功能,规划中国首套智慧型、成体系、零机械的郊野公园研习径系统,通过设计18条覆盖坪山全境的学习参观线路,打造线路、研习主题、课程结构多样化的自然研习径,全面提升徒步体验品质、增强居民幸福感。

坪山河+自然博物馆能带来啥?这堂自然教育课提了这些建议

此外,道路链接学习系统还将覆盖坪山全境——包括图书、导赏地图、在线语音导览、在线学习课程等,建设一个没有围墙,没有时空限制,没有身份区隔,人人平等,开放共享的学习型“全域自然博物馆”。

接下来,坪山将充分挖掘自然禀赋和山水本底,有机融合生态环境、本土文化、人文艺术等元素,建立多专业多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与建议

将坪山河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景观生态河道。

【撰文】徐剑

编辑 李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