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战疫日记|记录社区一线的担当与奉献

南方+ 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一些人足不出户,谨遵不出门的号召;一些人毅然前行,每日奔忙在社区、乡村等抗疫一线,织密织牢基层防疫网,成为最美的逆行者。今天,我们来关注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李顺添的故事。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1月开始,我抽调到防控一线与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亲身经历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工作状态。跟随他们的脚步、聆听他们的声音、肩负他们的任务,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句话--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不被察觉的“凡人”。

同行,看到社区工作者的担当

由于第一次支援同德社区,对值守岗位地址不熟悉的我们,在社区干部小林的引领下步行前往岗位。

值守岗位的工作主要是看护、监测居家观察人员,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粮食补充、生活垃圾清理等必要的生活保障。考虑值守安全和身体状况,平日里基本不会安排女生凌晨12点-早上8点值守。然而,引领我们前行的小林却是一个例外。

“由于社区人手不够,部分女生也要安排通宵值守。”她的言语中没有丝毫抱怨。

防控期间,由于工作量大,人数不足,社区工作者通常都是“白+黑”“5+2”地坚持工作。从昨天晨曦微露,到夜幕降临,小林都在社区一直忙碌。广东的天气突变,导致她昨晚还没来得及回家增添衣服就需赶到岗位值守,加上新增岗点没来得及搭建帐篷,她和另外一名值守人员只能“单薄”地露宿在寒风之中通宵值守。

对话,聆听社区工作者的奉献

“才11时40分,这么早就来接班了?”初次见到小陈,是在一个值守接班的晚上,他比交班时间足足早到了20分钟。

“刚在社区忙完,没有其他事情就提早过来了。”

“社区防控任务是不是特别多?”

“人手不够的情况到处都一样,社区是防控一线,繁杂的任务较多——蹲守点物资补充搬运,宣传广播防控知识,入户解情调查等。”小陈笑着说。

1:350,这是当时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群众的大概比例。跟踪疑似人员、登记外来人口、看守居家观察人员、入户调查、排查统计、接收与发放物资、落实上级任务……很多社区工作者已经一个月没有停下好好休息,他们不仅牺牲了个人休息时间,也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你已经值守了多少个晚上?”

“已经连续14天没有回家睡觉,以前女儿都是我哄着睡,估计疫情过后,她已经不用依赖我入睡了。”小陈的话里带着牵挂,也带着无奈。但在他看来,他们不仅是在守护社区居民,也是在守护自己的家人。

并肩,学习社区工作者的经验

“您好,请问家中多少人,有没有从外地回来或曾到外地旅游?”“麻烦留下联系电话、身份证号。”2月14日至16日,按照疫情防控安排,我和社区网格员小兴组成了工作小组,3天内对中心社区某网格内1000多户居民开展入户排查登记工作。

“东路3号”“东路3巷3号”“东路3号三横巷”……对于非社区工作者的我来说,单是寻找地址就非常吃力。而小兴作为社区网格员,长期扎根基层社区,早已对网格内的街道、楼宇位置了如指掌。

“张伯您好,我是社区的小兴,麻烦开下门。”对于小兴而言,社区网格内熟悉的不仅是街道,还有这里居住的居民。由于这份熟悉以及长久相处建立起来的理解和信任,入户工作显得事半功倍。同时,小兴还充分“利用”与居民间的这份“熟悉”,发动社区居民、党员积极参与排查工作,指导居民如果发现社区返粤人员,及时与社区联系或指引返粤人员到社区登记。

回想疫情防控的几个月时间里,社区工作者从对防控知识“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从对防控管理经验不足到社区综合防控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担当和奉献筑牢了社区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作者】李顺添

【整理】黄绍侦 李霭莹

编辑 周柳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