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柏杨林,情系荔枝湾。近日,笔者从荔湾区民政局了解到,该局制定“1+6”方案(1个主方案、6个帮建项目子方案),帮助对口帮扶的毕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打造“三个一流”(一流党建、一流设施、一流服务)社区,力争建成全国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示范点。
在柏杨林街道,荔湾区民政区建立了社区治理“1+3+3”模式。围绕建成“美丽、和谐、平安、幸福”社区这“1”个目标,着力打造“3”个网络体系(社区办公网络体系、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党群联通网络体系),建立“3”支工作队伍(服务宣传队、邻里互助队、平安守护队),做好“3”项重点工作(社区党的建设、政务公共服务、特困群体关爱),构筑当地民政系统与区民政局互联互通机制,为社区办理政务服务、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便利,实现区民政局对安置点“22+1”街道、“191+3”社区建设指导。
在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方面,通过“送过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办培训班、开通网络课、开拓挂职岗,全面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基层能力。
5月13日至14日,荔湾区民政局在柏杨林街道开办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就“新时期如何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精准化和精细化”“能力视角下残疾人志愿服务行动”等主题进行授课,并深入社区实地采取现岗教学、以案促学等教学方法,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助力当地社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荔湾区还把长者“大配餐”服务模式带到柏杨林。在社区里设立长者饭堂,采取集中就餐、就近就餐、送餐上门等多种配餐方式,为安置点老人提供便捷实惠安全的助餐配餐服务。同时,社区组织志愿者为少数行动不便、高龄或重病卧床的老年人送餐上门,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问题。
社区里还建起了长幼日间托养照料中心。中心围绕长幼“五老二幼”(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幼有所教、幼有所悦)目标划定七大功能区,满足日间餐饮、医疗康复、休闲娱乐、阅读学习、手工制作、课业辅导、儿童游乐等需求,让社区老年人过上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保障社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学习有人教、游乐有场所,解决特困老人和特困儿童日间生活困境。
目前,荔湾区和七星关区已构建起两区“民政局对民政局”“街道对街道”“社区对社区”“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家庭对家庭”等多层级结对,实现“一对一”“一帮一”全方位对接帮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上马、送一程”。
5月14日,荔湾区民政局组织广州市慈善社会团体前往柏杨林街道开展“荔湾区社会组织帮扶柏杨林街道慈善捐赠活动”,分两批次向柏杨林街道捐赠学习用品、医疗健康用品、生活用品等价值150余万元物资。
【记者】余嘉敏
【通讯员】荔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