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丨5.20,来聊聊离婚的事

南方探针
+ 订阅

年初的疫情打乱了许多人既定的安排,当然也包括离婚。

近些天来,一则“深圳办理离婚需排队一个月”的新闻在网络引起热议,深圳市民政局随后表示,今年4月深圳离婚登记较去年未有明显增长,传言离婚率“暴涨”并不属实。

不过,近年来社会一直有关于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的讨论。根据民政部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离结比”达到了43.8%。而参照近10年的数据,中国离婚人数总体呈上升、结婚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十年(2010-2019年)中国婚姻登记数据。

近十年(2010-2019年)中国婚姻登记数据。

社会越发达,越容易离婚?

对于现代人为何容易离婚,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路人。有的受访者表示,价值观的差异可能是很多人离婚的原因;也有受访者认为,现在年轻人比较“没有思想束缚,所以想离婚就离了”。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婚姻形态的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和制约的。根据一份华南理工大学提供的、对全国各省离婚率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显示,离婚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结构存在相关性。一定程度上来说,社会发展水平高,人越容易离婚。

这一点在部分发达国家得到印证,在全球离婚率前十的国家中欧美国家占据多数,其中比利时以71%的离婚率位居首位,100对登记结婚的情侣中71人选择离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逐步开放和转变,离婚也成为男人和女人摆脱情感纠纷、追求个人自由的选择。是否有必要、有能力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仍是一个有待考量的问题。

一个月“冷静期”是否有效?

离婚率上升引发人们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据了解,正在草拟中的《民法典》拟将“离婚冷静期”引入,明确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可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有关专家表示,设置“冷静期”是为自愿离婚的当事人设置时间门槛,促进冷静思考、妥善选择。

然而记者在采访“是否支持设置离婚冷静期”时,受访者的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存在很多冲动离婚的情况,设置冷静期可以给予双方更理性的选择。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大多数人离婚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冷静期只是无谓地拖延时间。也有受访者特别提到,过长的离婚周期,特别是单方面可撤回申请的规定可能会对婚姻中的弱势群体不利,造成二次伤害。

全国人大代表、《芈月传》作者蒋胜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设置“离婚冷静期”是以极少数人的婚姻问题强迫绝大多数人为此买单,在已经确认失败的婚姻中被迫延长痛苦,甚至因此可能激化矛盾,增加人为冲突,很可能结果与良好初衷适得其反。因此她将建议把“离婚冷静期”相关条款从民法典草案中删除。

1、你认为现代人离婚率高的原因是?(可多选) 出轨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婚姻观念改变 其他,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2、你赞成为离婚设置“冷静期”吗? 赞同 不赞同 不确定 提交

【记者】吴扬

【实习生】余融 陈艾媛

编辑 陈明诗
校对 钟盛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