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开学第一天,晚上回家还好好的,第二天老师就打来电话,说你们家孩子眼睛有点问题,赶紧带去医院看看。”5月19日下午,家住石排的陈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小军(化名)来到医院,焦急地等待医生进行手术。小军因为连续玩游戏,突然成了“斗鸡眼”,在家休息了一周时间仍没有明显好转,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上学第一天孩子成了“斗鸡眼”
跟所有的东莞小学生一样,小军疫情期间每天在家上网课。而在平时,他还会有一个小时的玩游戏时间,上网课加打游戏每天大约用电子产品3个小时。
开学当天,小军正常上学放学,并没有什么异样的。但5月12日当天,陈女士突然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孩子‘斗鸡眼’了,得赶紧看医生。”下班回家看到儿子,陈女士也被吓了一跳,孩子的一只眼睛斜视得很厉害,几乎靠近眼眶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女士带儿子来到了东莞华厦眼科医院就诊。
华厦眼科医生罗建介绍,经过检查,小军被诊断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右眼斜视20度,症状非常明显。此外,他的右眼还近视250度。
突发斜视,这与小军长期玩电子产品和近视有很大关系。得知这一结果,陈女士都不敢相信。她告诉记者,平时孩子跟着奶奶住,每天3小时面对电子产品,应该不会这么严重。
面对医生,小军吞吞吐吐地说出了真相。原来,每天在奶奶睡着后,他还在夜里偷偷玩游戏,“有时候偷偷在被窝里玩,开学那天晚上回家玩了一整晚。”
恢复需要小半年时间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小军的眼部肌肉“抽筋”,成了“斗鸡眼”。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后,小军的症状依然没有得到缓解。19日下午,妈妈带他到医院进行手术。
“目前是先打肉毒杆菌,这是一个小手术,做完我们观察下看是否能起到效果。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到时就要做真正的手术了。”罗建告诉小军和妈妈。
看到哥哥玩游戏产生这样严重的效果,陈女士的另外两个孩子也吓坏了。陈女士说,现在让孩子用手机,两个孩子都不敢了,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在做过手术后,小军也暂时还不能上学。医生介绍,孩子现在看东西还会有重影,需要慢慢恢复,这个时间可能需要3个月到半年。陈女士非常着急,她想以亲身经历提醒广大家长,务必控制孩子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否则后悔莫及。
温馨小提示:
疫情期间,孩子每天上网课、玩游戏,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罗建说,开学后的这几个周末,孩子前来检测视力的都“扎堆”了。其中,因为玩游戏等过度导致各种视力问题的也不在少数。
罗建建议,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要遵循“20—20—20”口诀,即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以外(也就是6米外)20秒以上。
【记者】欧雅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