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均安最后一位自梳女:追求自由,终生不嫁

均安乐园网
+ 订阅

均安自梳女

《顺德县志》:过去女子出嫁,须由母亲束髻,立心不嫁者则履行一定的仪式自行束髻,称“自梳”。仪式通常在自梳女及不落家妇女聚居的“姑婆屋”内举行,当事者预先购备新衣、鞋袜、妆镜、头绳及香、烛、肴,以黄皮叶煮水沐浴,设供拜观音,立誓永不婚嫁,然后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更换新衣新鞋,向其他自梳姐妹一一行礼,经济宽裕的,还须摆酒宴客。履行仪式后,该女子即为“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终生不得反悔。

在均安,自梳女比较集中,人数也较多

据冰玉堂自梳女神主牌位碑刻名录

均安有名有姓的自梳女,共有285个

如今,留在人士的“自梳女们”的数量已经不多了。90岁的黄瑞云是均安沙头村最后一位自梳女。一段独特的历史、一个个“妈姐”们的传奇故事,如今也已是顺德乃至广东的独特文化印记。

均安最后一位自梳女

她叫黄瑞云,辗转三地打工寄钱养家

▲冰玉堂,取“冰清玉洁”之意。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黄瑞云奔波在香港、新加坡、顺德三地,由于长期从事搓洗衣物、擦窗抹地等繁重家务工作,她的拇指关节严重变形;现在,由于腿痛无法行走,已年届90的黄瑞云只能坐在轮椅上,她用早年打工挣下的钱雇了一个保姆,负责自己的日常起居。

时间回到20世纪40年代。那时候,黄瑞云有11个兄弟姐妹,从小体验过养蚕缫丝的她深知生活的不易,“天没亮我们就去摘蚕,一直忙到天黑。”后来,经水客(中介)的介绍,黄瑞云从顺德前往香港、新加坡,最后回到顺德,她的一生辗转奔波。

在香港的六七年光景,黄瑞云给一户富裕的上海人家当保姆,负责带“事头(雇主)”的四个孩子。“那时一班姐妹都梳起不嫁,自食其力,打住家工(保姆)最常见。”黄瑞云说,当年自己还没有正式“梳起”,只是“不想结婚”,到30岁才正式梳起不嫁。

在外打工,黄瑞云时时不忘家人,毫无保留地寄钱养家。“在香港,我一个月工资是15元,吃住都在‘事头(雇主)’家,所以我可以把它攒下来寄给家人。”黄瑞云回忆道,“我一有空就会给家里人写信,当时的邮资是三角半,现在很值钱呀,可惜在辗转的过程中都扔掉了。”黄瑞云的语气里颇为惋惜。

后来,黄瑞云接受新加坡姑妈的邀请,在新加坡一同乡会馆做内务,“那时我已经梳起了,姑妈介绍我去会馆做。”黄瑞云的姑妈也是自梳女,在新加坡做梳佣(专门给人梳头的佣人)。

均安自梳女

一个时代坚强女性的烙印

综合:粤事情报站、梨视频、羊城晚报、广佛头条、佛山文化、网络等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