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报道。
5月19日,惠州市惠阳区代区长谭星海在作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将着力推进园区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
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谭星海表示,将加快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引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制造项目。同时,将围绕惠州“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的工作重点,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涉及惠阳的项目建设,加快内联外通,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努力提升惠阳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谭星海作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
谈“新基建”
千亿园区重点培育发展5G人工智能等产业
南方日报:中央多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当前,惠阳正加快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如何发力“新基建”?
谭星海:当前,随着“新基建”加速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将成为极具发展动能的新兴产业。惠阳毗邻深圳这个全国创新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具有引进和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我们将聚焦“新基建”领域,抓住发展机遇期,坚持搭平台、优环境、引项目,带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上,今年计划完成全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计划抢抓“新基建”产业发展机遇,加快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培育发展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努力打造智造高地。去年,惠阳新引进亿元以上优质产业项目28宗。其中,中诺智能项目主要生产移动终端产品,计划用地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0亿元;科信技术5G智能产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20亿元。
去年底,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动工。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在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上,惠阳规划了两大千亿级产业园区,重点引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制造项目。
其中,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主要位于三和街道,总规划面积21.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5G、智慧安防、智慧物联、智能硬件和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致力在10年内把产值做到千亿元。目前,已完成1500亩土地收储工作,市政配套正加快推进,新引进4宗项目已陆续挂牌并动工;计划在6月底再新增4宗项目建设用地挂牌。还有华夏顺泽、联东U谷等一批国内知名产业平台、高端科技型企业在谈。
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新圩南部,总规划33.84平方公里,主攻发展金融科技、大数据、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产业园沿新规划的Z2骨干快速路与深圳龙岗对接。首期优先发展占地9.6平方公里的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片区,已获批产业用地180亩,目前正在平整中;已签约4家智能制造龙头企业。
近年来,惠阳吸引越来越多项目落户。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摄
谈营商环境
深化审批改革让企业群众办事更舒心
南方日报: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需要一流的产业、一流的营商环境。惠阳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项目落地发展?
谭星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2019年惠阳在全市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工程审批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一门通办、集成服务”政务服务改革,区投资审批服务中心和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厅建成启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进政务大厅,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发放电子证照,依申请事项网上可办率位居全市前列。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15亿元,今年一季度累计减税降费4.74亿元。
今年,我们将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见面”在线办理,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审批管理体系。实行工业项目用地清单制、供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有效缩短审批时限。优化VIP并联审批服务,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功能,探索容缺受理、快递证照等方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更舒心。
为促进项目落地,我们加大产业用地保障。将加大园区建设资源要素保障力度,新增用地规模、年度指标一律向园区集中。计划出台工业旧改政策,今年力争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100万平方米以上、3年改造1万亩以上。同时,将落实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产业用房分割转让模式,鼓励企业建设高标准厂房,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
在推进项目落地方面,惠阳实行区领导挂点统筹、事前会商辅导、零条件上门服务、产业基金风投支持等服务,着力提升项目落地建设效率。去年,惠阳制定产业投资项目管理实施意见,提高准入标准,对落户项目单位投资、产值、税贡进行了明确,全面提高引进项目质量。惠阳还在全市率先实行与土地摘牌企业签订地块建设与使用监管协议,全力确保引进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谈城市能级
加快“丰”字交通惠阳境内15条道路建设
南方日报:当前,惠州市正大力推动“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毗邻深莞,惠阳区位交通优越。如何进一步推动交通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能级?
谭星海:今年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明确了今年全市的工作重点。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抓住全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动各项交通建设项目,实现以交通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城市的目标,努力提升惠阳的城市能级。
在打通大动脉方面,按照市“丰”字交通规划,惠阳境内规划落位轴线及骨干快速路共有15条,总里程约286公里,约占全市的23%,估算总投资约800亿元,约占全市轴线建设总投资的28%。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5个交通骨干项目建设。其中,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项目预计今年6月初动工,新龙大道(Z2)预计12月底前动工,新深惠快线(东西轴线大亚湾支线)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初步设计;对于惠州1号公路(南北轴线)惠阳段项目,我们将积极配合市里对涉及惠阳的路段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惠州机场疏港快线(H3)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开展方案设计修编等前期工作。
惠阳加快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建设。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在畅通外联通道方面,将大力推进对接深圳、东莞和大亚湾等周边区域道路建设。其中,白云大道一期项目作为惠阳连接深圳的一条重要道路,将于今年12月底前改造,打造成为对接深圳的一条示范道路。白云大道二期和新南大道(Y948,对接深圳龙岗区吉桥路)正在开展各项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实现动工;新清大道(原S358线惠阳新圩至东莞清溪段)作为连接东莞的一条通道,路线全长约6.3公里,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9亿多,将于今年8月动工建设。
在优化“微循环”方面,云新大道、康寿路等9条市政道路去年建成通车,有效提高惠阳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今年,将继续推进惠州南站新城、白云新城、石桥新城等重点片区市政道路建设,以及25条中心城区连接路的新开工或续建,年内将完成新桥一路、金惠大道等10条市政道路建设。
位于惠阳区平潭镇的惠州机场将建设千万级干线机场。机场供图
除了推进以上路网建设,我们还将积极配合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和深汕高铁、广汕铁路、河惠莞高速和深汕西高速改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打响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努力打造“对外畅通、对内通达”的道路交通体系。
【记者】周欢 张峰 蓝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