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了一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实践示范创建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广州开花结果,我们在“广州政法”新媒体开设《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实践》专栏,刊发广州市、区、街(镇)三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推动的实践创新案例,供各地区各部门参考借鉴,更好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全面提升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五治”联动“五力”融合引领大源治理现代化
一、工作背景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地处城市建成区边缘,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下辖23个经济社,户籍人口9000多人,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村内有房屋建筑6800多幢,其中,出租屋达3400多幢。辖内有7个大型物流园,是电商经济年销售额超300亿元的著名“淘宝村”。外来人口结构多层、社会矛盾纠纷多样、社会治安案件多发、稳定风险诱因多变、居民群众需求多元的问题日益凸显。2018年以来,广州市贯彻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精神,在大源村推进深化社会治理行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张硕辅先后4次到大源村调研,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指导综合施策推进重点治理工作。大源村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推进大源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基层党建、社会治安、环境形态、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五大提升工程”,实现“空间升级”“功能升级”“治理升级”,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坚持政治统领,党建覆盖与组织联动凝聚治理合力
坚持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为突破口,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一是健全党建工作体系。设立村“大党委”,推动实现“一经济社一支部”全覆盖,优化和完善村党委、23个经济社党支部、1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和3个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架构设置,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全面消除党建空白点和盲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治理的引擎。二是推动组织联动共建。制定《太和镇大源地区党建联席会议工作方案》《太和镇大源地区党建联席会议章程》,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发挥党建联席会的桥梁作用,推动辖内党组织联动共建。建立多个流动党员登记站点,常态化开展流入党员登记,将摸查登记的1088名流动党员编入居住地就近的经济社党支部参加“三会一课”。推动成立大源电商创意园党支部、林安物流集团园区党委,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效应,推动“两新”组织党建联动。三是加强党员属地管理。户籍党员实行“星级管理”,量化党员表现并评星定级;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员实行支部和村党委“双重管理”;地区院校党员实行“共建管理”,组建党员突击队进村入户讲学议事、开展社会实践等;流动党员实行“融入管理”,推动“两新”党员和流入党员“融入管理”和“安家工程”,引导辖区党员亮身份、作承诺,把党员特别是来穗的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凝聚更多来穗人员参与大源地区社会治理工作。四是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建+社建”模式,建成大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大源党群文化广场,推进大源村级党校建设,以高校、社区、“两新”组织为参与主体组建34人的党校讲师团,形成“党校建在村上”的创新实践做法。组织党员突击队开展惠民突击行动76次,依托法泽公益组织平台开展一系列惠民服务活动170场次,大源村的党员积极参与开展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抗灾抢险、关爱群众等服务活动,成为引领和带动群众支持和参与地区治理工作“排头兵”,有效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创建。
(二)夯实自治基础,协商议事与行业共治激发社会活力
坚持引导基层群治自治和行业自治,以大源村议事厅为主要平台,完善议事协商制度,推动广泛多层的协商共治。一是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一报告”。制定《大源村党员大会讨论决定事项》,推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党组织将重大议题提交党员大会前,向镇党委报告,并由经济社党支部召集本社党员和村民代表充分酝酿。二是“小事”难事具体事协商共治。大源村成立由来穗人员和本地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村务共治议事会,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议事协商活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组织召开了4次大源村共治议事会,邀请商会代表、村民代表、行业协会党员代表、村社代表等,讲解有关政策、了解大家的需求和建议,共同商议村公共事务。通过议事协商等方式深入听取民意,了解辖区居民群众需求,及时作出公共服务决策回应需求,先后规划新增学校、医院、公厕、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停车场及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262处。三是支持行业自治促进产业整合发展。支持成立广州市白云区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协会、白云区太和电商协会、大源村商会、小制衣厂协会、印染协会等行业协会商会,推动行业自治,引导各行业规范经营,调动行业参与大源村的管理、整治和发展。鼓励林安物流园、泰安物流等物流企业与大源电商创意园、电子商务研究院形成合作,完善物流快递配送体系,联合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地区性小商品集散基地,盘活旧厂房物业,建设大源电商创意园、大源文化创意谷、大源电商总部大楼、TOP电商创意园等大源村电商产业园,做大做强大源地区的现代物流和电商产业。
(三)健全法治保障,制度规范与执法普法稳固发展定力
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坚持公正严格执法、以案释法普法,推动全民守法。一是规划先行保障创新示范。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白云区大源村片区提升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智美云谷,活力大源”,打造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基层治理创新示范区。制定《大源村2018-2020年重点村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大源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大源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施工图”有序推进。二是严格执法保障有序治理。强力推进“两违”拆除和招牌广告整治工作,2019年以来,白云区强力拆除大源村存量违建232宗、25万平方米,拆除主干道户外招牌广告牌428宗、7995平方米。大力推进治水和清理“散乱污”,拆除临河违建48宗、约61770平方米,整治“散乱污”场所286家。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检查,共清理大源村各类经济合同540份、整改459份、追回租金423.3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租金收入950.34万元。三是规范管理保障运行顺畅。完善《大源村党委议事规则》《大源村党员星级评定工作指引》《大源村经济社党支部管理规范》,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定《大源地区村社小微权力清单》,成立大源村监督站,建立村干部人事档案、廉政档案,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大源村经济社干部管理规定》《经济合作社党组织和社委会(理事会)干部人选条件审查试行办法》,明确准入条件、职责要求、考勤考核、约谈问责、出境审批、薪酬管理等制度。推进财务实时记账和财务代理,建立大源村“三资”管理办公室,“三资”平台与银行系统数据对接,实现对集体经济组织合同收款、资金支出等情况的实时监控。四是法律服务助力全民守法。白云区举办“重点村”法律知识及人民调解业务培训,围绕合同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合同主要类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进行培训,提高“重点村”干部法治观念和依法治理水平。依托大源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城乡规划、劳资关系、三旧改造、扫黑除恶、禁毒、新宪法等法律宣传服务活动,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四)探索德治滋养,厚植根基与传承创新催生和谐内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岭南优秀文化的作用,探索发挥道德教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一是村规民约促进自律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完成村规民约和集体经济组织章程的修订工作,逐步矫正民风,提高村民的契约精神和规矩意识。二是“同源”文化引导情感共鸣。根据来穗人员输出地较为集中的特点,先后支持在大源经商的来穗人员成立江西余干、福建诏安、广东吴川、广东信宜4个异地商会,支持来穗人员输出地党组织成立江西省余干县驻广东省流动党员党支部、江西商会物流专委会党支部、江西省宁都县会同乡驻广州流动支部委员会、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第二流动党支部等4个来穗人员党支部,充分发挥输出地传统文化相同、风俗习惯相近、地方方言相通、老乡情感相连等优势,参与服务管理来穗人员,实现“老乡服务老乡”“党员服务老乡”。三是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新建公园“党建”“家风”主题的宣传栏,持续开展电影下乡活动。开展了来穗儿童亲子早教班、家长微课堂、美容彩妆公益培训、小候鸟夏令营、关爱货车司机夏令营等一系列融合教育活动514次,累计服务38000人次,提升了来穗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成立同心源志愿服务队,组织555名大源地区青年志愿者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成为义务矛盾纠纷调解员、义务治安信息员、义务环卫监督员、文化体育艺术宣传骨干等。
(五)强化智治支撑,资源整合与应用拓展倍增创新动力
不断探索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建设和应用,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一是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建成大源村综治中心,推广应用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系统、“雪亮工程”综治应用平台,设立网格化管理指挥平台。将全村划分为111个网格,把镇、村和经济社三级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向网格流动、资源力量向网格集中、各类服务在网格落地、群众问题在网格解决。今年以来,共上传各类网格事件总数8011件,办结7097件,流转中事件914件。二是摸清“四标四实”充实大数据。全面摸清基础信息情况,针对“人、屋、单位、设施、门禁视频、消防、违建、违法”等情况进行摸排,采集社会管理各类基础信息,共排查核实房屋6773栋、81681套,核实实有人口214458人、实有单位5751个,将相关信息数据汇聚入数字白云基础应用平台。三是构建智能化可视化社区管理体系。安装视频监控摄像枪809支、人脸识别摄像55支、Y型摄像23支,将辖区单位、企业安装的视频监控接入村综治中心的监控平台进行联网应用,实现村内主次干道实时动态一目了然。3600多栋出租屋全部完成蓝牙门禁系统的安装,用智慧社区综合管理系统、平安白云管理(云盾平台)及平安回家系统,精准采集来穗人员和出租屋信息,蓝牙门禁系统实现管理人、证、机合一。今年截至7月21日,大源村接报案件类警情721宗,同比下降22.56%。其中,刑事警情251宗,同比下降22.29%,治安警情470宗,同比下降22.7%。四是打造“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随时随地随心约”的社区服务预约平台“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具备社区小广播、社区党建、村务公开与宣传、社工服务、社区养老、政务服务、社区医疗卫生、社区居家服务、互动空间等模块共50多个功能,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渠道,为居民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截至7月8日,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767人,累计访问62980次,预约182次。推动“互联网+村务公开”,实现微信公众号向经济社社务公开延伸,并将微信公众号与“三资”平台对接,以链接的形式公开财务报表,同时设置“三公开”“监察正风”等多项菜单,实现村务大事小情“一键链接”。
来 源:广州市委政法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