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拂,大地丰收--春丰文化,以短视频让农业农村四季飘香

粤品越有味
+ 订阅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进入移动端阶段,短视频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高达7亿。短视频,已然成为数以亿中国用户获取内容最重要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新兴品牌、媒体公司已经从传统媒体转向短视频领域进行品牌塑造和推广,而农业也不例外。

广东积极推进农产品短视频营销,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行业推动者,广东春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豪从事短视频行业多年,把短视频这种新营销方式运用到广东农产品营销,从2019年徐闻菠萝开始,到广东荔枝、马铃薯、火龙果等等,再到推动全省首个农产品短视频矩阵试点(阳西县)建设,以及疫情期间运用短视频科普农业农村防疫知识,用短视频推广农业复工复产,陈继豪带领春丰文化,用短视频创新广东农产品营销模式,发力广东数字农业农村领域。

大胆创新,短视频作品受众广

基于自身的内容输出能力,结合广东农业品牌宣传特色,春丰文化以徐闻菠萝为主题,创造了《徐闻菠萝》短视频。这条短视频题材新颖、剧情反转,以独特的角度宣传推介徐闻菠萝。该短视频在腾讯微视短视频平台上推出,获得超过一千万的播放量,并带动销售徐闻菠萝15吨。

徐闻菠萝短片获得大众的喜爱,其背后是有着多年内容开发经验团队的精心策划。陈继豪介绍,短视频制作需要输出能代表品牌形象的内容,通过让年轻人容易接受的内容形式塑造一个高品质的短片,刷新深化徐闻菠萝在年轻受众中的品牌形象,并在匹配合作资源、供应链的基础上第二次上线,从而在销售端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2019年的广东荔枝市场营销行动中,春丰文化便输出不少创意宣传短视频。在2019年5月,春丰文化联合众多艺人、演员、主持人参与“广东520荔枝市场营销统一行动”,推出《广东荔枝》公益助力短视频。该视频在快手平台达到了120多万观看量。此前在广东荔枝丝路行活动上推出的《国际友人尝荔枝》短视频,更是生动有趣,获得一致好评,扩大了广东荔枝在国际友人中的认知度。

2019年6月,春丰文化在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期间推出的《假如世界没有马铃薯》短视频,在平台上达到了465万的播放量。

2019年7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展览馆主办首届广东短视频+网红农产品营销(粤澳港大湾区)研讨会成立短视频网红联盟,其中春丰文化作为主要承办单位。随后兄弟公司春丰天集落地讯和港网红小镇,开展直播孵化,淘宝村播等项目运营。

2020年初,春丰文化参与承制的《广东农村防疫》、《复工复产》、《春耕科普》等系列短视频广泛传播,累积已经达到三亿多次的播放量。

此外,春丰文化还将联合业界专家,打造广东《农业大讲堂》系列内容,以科普短视频的形式,利用互联网流量,把技术科普逐步转化成大众认知,侧面促进产业发展。

相对于传统媒体形式,以短视频制作更加灵活、生动和直观的内容,符合时下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环境,更迎合用户的偏好需求,降低传播和理解的壁垒,提高传播效应,在农业领域也颇具成效。

先试先行,打造短视频矩阵计划

据了解,为了在数字化时代对农产品营销作创新模式应用,春丰文化推出《短视频矩阵计划》。该计划以农产品为中心,统一产品标准与管理,以短视频等新兴内容为主要形式,对应消费群体来打造系列产品内容、品牌内容,逐步形成线上多渠道、多账号推广营销网络。同时,该计划的推进,将助力12221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地方农产品的品牌升级、为地方农业打开互联网营销通道,开创互联网短视频营销农产品模式。

2019年10月,阳西县作为广东省数字农业示范县先试先行,启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短视频矩阵暨区块链+农业实践,其中春丰文化作为具体负责单位落实项目。据陈继豪介绍,春丰文化在短视频矩阵计划上分为区域及产品两个层面来推动。

在区域层面上,为了在当地作“互联网+三农”新业态的示范引领,春丰文化联合了腾讯微视、西瓜视频、新浪微博三大头部平台开设短视频直播培训班、开设专区账号,举办线上短视频大赛等工作,期间吸引了150多人参加培训班,短视频大赛参与人数400多人次,上传视频500多条、播放量超过1300万,并通过直播销售了5000多件阳西名特优产品。在大力宣传推广当地特产特色的同时,引导当地的三农工作者参与短视频直播业态。

在产品层面上,春丰文化从互联网市场定位开始,从产品本身进行产品前策,市场标识、品牌构建、内容深化等品牌开拓;与当地供应链整合,统一产品与管理,以工业化品牌的思维来运营,增加产品自身的市场生命力与溢价性。经深化打造的互联网品牌产品,项目吸引了渠道商的大量关注,目前二期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发力短视频,助力广东农业农村数字化传播

移动互联网技术促使短视频产业迅速发展,以返乡农民为代表的新农人纷纷创建了短视频自媒体,展现原生态、接地气的农村生活,这其中反映了新时代农民渴望突破城乡圈层、融入城乡信息一体化的强烈意愿。

陈继豪认为,农业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一是产品端仍有很多可优化塑造的空间,二是很多区域缺少精准、持续的品牌文化输出。在他看来,好的产品、内容与服务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链接让它们产生效益,互联网是最好的“放大器”。

作为短视频领域的探索者,陈继豪表示,春丰文化计划继续利用自身的内容策划运营优势,联合合作方共同助力广东农业农村数字化传播。一是做好农产品精准定位,将互联网数字化的基因注入农业,为农产品提供一站式的短视频需求解决方案,服务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二是针对地方产品,加深产业链整合,深化打造产品端的市场价值,推动品牌标准化与规模化建设,打造电商品牌营销之路;三是通过跨界融合、塑造IP标识等形式,带动全域消费,增强地级经济效益与文旅热点。

不久的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条件和内容开发空间将更为宽广,信息的交互性、即时性更强,品质性也将更高。信息接收与营销的场景必然会有丰富多样的裂变,但不变的是好的产品与服务。对此,陈继豪表示,春丰文化作为专注于内容运营的企业,也希望广泛结识有志于农业产业领域的企业友人,携手开创,共惠共赢。

南方农村报、南方+联合报道

【统筹】黄海洋(电话18520252583)

【采写】黄楚璇

编辑 李力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