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创业者在佛山:禅城为何让我心动?

南方+ 记者 罗湛贤 2020-05-17 13:00

佛山禅城,欧洲工业园,这里是香港人李伟民创办的奥马迪机器人公司最核心所在。虽然在香港、深圳都有工作经历,但他依然认为到禅城创业的获得感更足。

来自广州的张俊琦对此颇有同感。他的愿望是将老广州西关美食发扬光大,而禅城成了他的创业原点,短短4年间,他打造了有8家门店的佛山新晋网红连锁餐饮品牌。“真的庆幸选择来这里创业。”

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创新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5月18日,禅城区将举办今年首场城市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线上线下同步向广州、深圳等企业、高管进行推介。

在活动启动之际,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不同行业到禅城的创业者,试图了解让那些曾经在一线大城市的奋斗者,为何不约而同选择禅城作为其梦想绽放的热土。

产业基础

良好土壤吸引企业总部迁到禅城

最近,随着疫情的好转,李伟民在禅城的公司又忙碌了起来。今年初,他手里已经掌握了超3000万元的出口订单。

李伟民有着有20多年自动化领域的从业经验,5年前和核心骨干团队从香港来到禅城创立奥马迪机器人,一直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产品的研发。目前公司已有钢索机器人、运输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10多款成熟的产品,申请了50多项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拥有已授权专利 19 项,填补了多项国内、国际的空白,产品已销往欧美等多个国家。

5年前,李伟民和核心骨干团队从香港来到禅城创立奥马迪机器人,一直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产品的研发。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摄5年前,李伟民和核心骨干团队从香港来到禅城创立奥马迪机器人,一直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产品的研发。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摄

事实上,来禅城之前,李伟民也曾到深圳创业,但当地日渐上升的经营成本压力,让他也最终选择离开,另寻成本洼地谋求新的出路。

在考察过国内多个城市后,制造业大市的佛山,让李伟民看到了创业的新希望。

虽然身为香港人,香港特区政府也邀请其回港发展。但他还是被佛山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所吸引。其中,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高端技能人才也相对集中,更为关键的是租金相对便宜。

“与深圳相比,这里同等面积同等楼层的厂房租赁,大约节省1/3的租赁成本。”综合考虑了各方面条件,李伟民毫不犹豫地把最核心的机器人本体和应用的开发基地放在禅城。

奥马迪机器人把最核心的机器人本体和应用的开发基地放在禅城。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摄奥马迪机器人把最核心的机器人本体和应用的开发基地放在禅城。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摄

不仅是高端智造,作为佛山现代服务业的高地,禅城的发展土壤更是获得润信保险的青睐,甚至将总部从广州搬到禅城。

去年1月,国内保险专业中介领军企业大童保险入主润信保险,后者也对主营业务进行战略调整,迎来了新的起点。

“佛山民营经济发达,是藏富于民的典型,加上毗邻港澳,较早接触保险行业,对于保险服务理念有着较为成熟的认知,几乎所有在佛山设立分支机构的险企,其佛山业务的开展在全国系统内都能够排名前列。“润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邢乙平分析。

而作为全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禅城保险业的发展更是在全市乃至全国领跑。目前全区保险机构数量超过60家,2019年禅城保费收入达24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40%,保费收入及增速均位居全国县区级前列,保险密度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这里注重保险业创新的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因此,以这里作为我们探索新模式的起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邢乙平说,公司落户禅城也是基于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考虑。

政策优势

政府“组合拳”带动行业加快复苏

对于那些来自一线大城市,甘愿在禅城追逐梦想的创业者而言,禅城不仅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还有贴心的政策扶持。

佛山创意产业园,有米师傅的总店又热闹起来。这个2017年从广州来到禅城创办的连锁快餐品牌,凭借精准的定位、良好的出品,在佛山餐饮业快速崛起,成为吸引商务白领、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店。如今在佛山地区布局了8家门店。

然而,今年突如起来的疫情让餐饮行业大受打击,营收一度锐减70%。所幸的是,得到了政府、政策的关注。

今年3月,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就到有米师傅用餐,以提振消费信心。不久后,佛山消费券、禅城消费券等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更进一步带动公司经营的回暖。

现在,有米师傅的营业额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的八成,“五一”假期更是同比上升10%。而其另一家特色餐饮品牌小蒲一町营业额增长更超过50%。

有米师傅的总店又热闹起来。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有米师傅的总店又热闹起来。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这样的业绩真的让我们意想不到,消费券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有米师傅品牌经理黄晓东说,受疫情影响,小蒲一町歇业了一段时间,3月中旬重开后还比较平稳,但到了4月份政府消费券一出,马上迎来了消费反弹。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针对今年疫情,在承接落实好上级各项扶持的基础上,禅城加码推出积极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禅六条”,投入15亿元真金白银,从资金补贴、贷款贴息、保险保障、用工补贴、转产扶持等多方面,对全区7万多企业60多万名员工提供扶持,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真的庆幸选择来这里创业,佛山的餐饮业复苏比想象中快很多。”有米师傅创始人张俊琦认为,佛山市、禅城区两级政府打出的这套消费券的“组合拳”,“很对胃口”,给市民带来消费信心,也为餐饮企业注入了“强心针”。

禅城的政策扶持还助力外来创业者加速拓展市场。

“政府对于保险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立足禅城有助于我们开拓大湾区市场。”邢乙平说,以禅城为总部,目前公司已经在北上广深布局,根据计划,未来三年公司将实现网点覆盖整个大湾区。

禅城区的季华路沿线集聚了一大批金融产业载体。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禅城区的季华路沿线集聚了一大批金融产业载体。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政务服务

务实高效作风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让邢乙平至今还印象深刻的是,公司刚刚进驻禅城之时,禅城区主要领导就带队到企业来走访,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现场为企业答疑解难。

“要把总部迁到禅城,我们需要办理很多迁出和迁入手续,为了帮助企业顺利落户,禅城区政府安排了专人和我们对接,整个迁入过程非常顺利。”邢乙平表示,政府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务实的态度也成为企业选择落户禅城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禅城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优化商事登记、政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方面推出一系列便企利企措施,如“一门式、一网式”审批,还有禅城企业服务中心的超预期服务体系等走在全国前列,为大湾区的创业者提供了简单、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完全不后悔当初把公司落户在这里。”李伟民说,公司落户后,政府的服务十分细致,相关部门主动上门为公司提供专利补贴等申请服务,让其倍感惊喜。

3年前,出于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李伟民迫切想在禅城寻找一个合适的落脚点,方便公司将研发、测试、生产等资源集中在一起。但选址成了一个大问题,禅城土地空间有限,如果公司搬太远,又不方便员工和人才的吸引。

得知李伟民的困难后,禅城区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主动向企业抛出“橄榄枝”,为其提供多个办公地点,最终奥马迪机器人顺利落户在张槎街道的欧洲工业园。

此外,针对广深港创业者对人才的需求,禅城还搭平台为企业推介人才。如针对润信保险等金融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禅城多部门联动,在广东财经大学举办首届禅城区金融人才专场招聘会,成功引进一批人才进驻。

如今,立足禅城将近一年的时间,得益于政府等各方面的帮助,润信保险的新业务家庭保险经纪服务开展良好,已经在佛山服务了500多个家庭。

李伟民也迎来了公司发展的爆发期。除了获得碧桂园青睐外,目前还与香港新世界集团合作,开发一款高空清洁机器人,这将是一个数百亿元的市场蓝海。

疫情也没有影响有米师傅在禅城发展的信心。黄晓东说会坚持把佛山作为主阵地,拓店的计划还会继续。

他们把创业梦的种子播撒在禅城这片古老而极具活力的地方,这里优越的发展土壤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阅读更多:

专题|禅城区城市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编辑 朱苏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