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本草驿站】专栏,逢周六推送!栏目文章均由医院药学部中药师撰写。内容包括:岭南本草故事、常用本草功效介绍、本草药膳、中药及中成药的日常使用等,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药食同源话余甘子
文/药学部 易美容主管中药师
余甘子也叫滇橄榄,因其生果初食之时酸涩而后回甘而得名。余甘子可为水果,也可为良药,药用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于“菴摩勒”之名记载于《新修本草》。余甘子来源于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成熟果实,它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其鲜品在广东民间使用广泛。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余甘子甘、酸、涩,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用量为 3~9g(干品),多入丸散服。余甘子果实中主要含酚性成分、有机酸、还原糖、多糖、黄酮类及维生素(维生素C,B1,B2)、微量元素(K、Mn、Fe等)、氨基酸等。余甘子可生食,也可做成蜜饯,果酒,果汁等,当然也可入汤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余甘子果实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衰老、抗癌、降脂、降糖等作用。
药材性状鉴别
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余甘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或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长约1mm。外果皮厚1~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近三棱形,棕色。以个大、肉厚、回甜味强者为佳。
推荐药膳
余甘子瘦肉汤
材料:余甘子干品5g、 瘦肉50g、生姜3片、盐适量(1人份)
做法:将瘦肉清洗干净剁成肉泥后放入炖盅,加入余甘子,生姜,适量的清水,隔水炖1小时,根据个人口感加入适量的盐即可。
功效:除烦生津,甘润益气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作者简介
姓名:易美容
科室:药学部
职称:主管中药师
地址:广州市机场路16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楼药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