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
介绍的历史文化游径
梅州平远红四军三进平远历史文化游径
梅州平远红四军三进平远
历史文化游径
线路串联平远的红色革命遗址,将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建设中,领略红军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游径资源选点:八尺镇角坑村—仁居镇红军纪念园—广东四大银行金库旧址—仁居镇仁居村
角坑村
八尺镇角坑村面积9.11平方公里、人口498户1976人,与江西寻乌县留车镇相邻,境内梅州岃古驿道是千百年来粤盐赣米闽茶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古道,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经由此道进入平远开展革命斗争,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多次询问了解与此古道有关的商品物资贸易情况,成为《寻乌调查》红色印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尺镇是粤赣两省的交通重镇,留下了记录历史印迹的古驿道,这些古驿道,千百年来在交通、邮政、经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毛泽东《寻乌调查》里,提到“八尺”就有15处。1930年5月,红四军第1纵队在司令员林彪带领下进军平远,留下了角坑村马兰铺红四军干部宣讲旧址、排下红军墙标等珍贵的红色历史遗迹。
八尺镇也是2018、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平远站的举办地,以赛事为契机,对古驿道进行修复建设,全力推进古驿道活化利用,唤醒沉睡的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红色文化等结合起来,让古驿道焕然一新、村庄越来越美。
红军纪念园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陈毅和林彪率领红四军于1929年11月和1930年5月先后三次到达平远仁居,为拱卫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开展调查研究和为红军筹粮筹款的重大任务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军精神、保护历史遗迹,平远县在仁居镇建设了“粤东地区第一个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主题公园”,成为成为市级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和红色旅游的重要景观。
红军纪念园是广东首个红军纪念园,现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内设主展馆区、主题雕塑区、纪念亭和休闲观光区。
主展馆区(红四军纪念馆)分四个部分,用文字、实物、图片和音像翔实展示了红四军在井冈山诞生、三进平远并帮助平远建立县级红色政权的历史。
广东四大银行金库旧址
金库又名“芹庐”,位于仁居镇仁居村东门街青云桥旁。1945年1月至当年9月广东省政府播迁平远时,为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金库所在地。
金库建于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三层小楼,坐东北向西南,占地约350平方米,共3厅13间。屋顶及内部梁架采用中国传统结构式样,外观呈欧式风格。现内设金库博物馆,陈列各种古钱、古币、民国四大银行系列旧钞等。
仁居村
距离八尺镇十五公里外的仁居镇仁居村,拥有丰富的革命史迹和红色资源,1929年至1930年间,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的红四军二次入驻仁居,留下的革命旧址有20多处。
1929年至1930年间,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的红四军二次入驻仁居,留下的革命旧址有20多处。仁居镇围绕“红、古、绿”三色打造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努力实现红色文化更红,古色景观更靓,绿色产业更旺。
走进村庄都巷陌里,客家特色民居 鳞次栉比,精美生动的红军故事图绘跃然墙面,红四军司令部旧 址等革命遗迹修缮完好,“打倒帝国主义”等珍贵墙标仍清晰可见。自2018年来,该村的红色发展力量进一步被激活,依托“红色村”创建,串联打造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教育基地。
感受平远红色文化脉络与气息
有机会就到这些地方走走吧~
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
图片来源:新梅互联、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