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1:10
心理学院女神教授攸佳宁加盟的
《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三季》
强势回归 全新上线
大家纷纷为她打call
近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三季》节目宣布定档,于5月15日起每周五晚21:10播出。我校心理学院教授攸佳宁此次在节目中担任中国战队联合领队,从心理学专业角度为选手开启“极限施压”,设置“压力磁场”。我们先从新鲜出炉的先导片中,一睹攸佳宁老师的风采吧。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共同组建本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的科学顾问团队,保障节目的科学性。
新一季最强大脑
打破脑力边界
无畏高压挑战
全面升级的赛制
将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全新赛制,高压生存挑战
新一季《最强大脑》的赛制模式将进行颠覆性升级,海报上“不出圈就出局”的口号,就是对节目新赛制的精准诠释。有这样的赛制“加持”,本季《最强大脑》可谓是颇具看点。
“本季赛制模拟了真实的生存,真实的生存就是不出圈就出局。”此外,节目设置的很多项目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会呈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参与赛制设置的攸佳宁表示,因具体赛制在疫情后有所改动,相比之前会带给选手更大压力。之前有消息称,本季节目将会创造性地设置圈层淘汰赛,加快脑力迭代和智慧进化。
所谓的圈层淘汰赛,即外层淘汰,里层换血,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可以绝对安全。此外,节目将引入“压力场”的概念,通过时间压力、人际压力和挫折压力等,锻造出高压状态下发挥最为稳定的优质大脑。
此外,今年《最强大脑》还计划进行“脑王国际赛”,对人脑和体能的极限考验,但因为疫情原因,此环节是否加入还需以实际情况而定。最终呈现的赛制究竟如何,也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这次的赛制是十分客观的。”攸佳宁认为本季赛制与以往不同,之前是由嘉宾决定选手是否晋级,这一次则是根据选手在项目上的实际表现。
比赛项目实时发布、选手实时备战,选手是否晋级完全由比赛成绩决定,“无论我们对选手有怎样的情感,都没办法改变是否晋级的事实。”制片人王刚也表示,节目组在尽最大可能保障每一次对决的公平,现场公布比赛项目,并有权威的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公证。
《最强大脑》的嘉宾阵营
既有明星也有专家学者
在攸佳宁眼中
这些伙伴们各有千秋
最强集结, 嘉宾各有千秋
除攸佳宁之外,本季嘉宾团队还包括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艺人陶晶莹、郭麒麟、王祖蓝、李宇春、郎朗、吉娜、刘维等人。
主持人蒋昌建的微博截图
“蒋昌建老师在整个节目中充当定海神针的作用,他非常关注每个选手的感受,灵活调节比赛进程,金句频出。”攸佳宁高度评价。
在她看来,薛兆丰教授冷静、理性,逻辑思维非常清晰,他会结合比赛的具体情况,穿插运用经济学的原理进行解释。“大家都很喜欢薛教授,他不会在节目中传输出一些非常深奥的经济学观点和理论,讲的都是一些非常经典的经济学内容。”
此外,攸佳宁也留意到陶晶莹在观察选手备战和比赛时非常仔细,会结合自己多年参与《最强大脑》的经验,给予选手们中肯的建议。
在攸佳宁眼中,郭麒麟既聪明又努力,他能够对复杂的比赛规则做出精确理解,作为压力体验官的他在体验项目时也能够很快找到诀窍。“他非常努力,也非常有灵气。”攸佳宁说,“有时遇到一些非常难的项目,即使完成不了,他也会一直坚持去尝试。我觉得他可以做大脑的第65号选手。”
同为压力体验官的郎朗与吉娜夫妇也给攸佳宁留下了深刻印象。“郎朗完全没有国际级大师的架子,非常亲民。”攸佳宁提到,在录影期间,郎朗还会跟大家分享自己在钢琴表演和比赛中的减压方法。“吉娜是讲着东北话的混血美女,特别可爱,也特别实在。”攸佳宁感叹,“她不愧是东北媳妇儿。”
攸佳宁同样也注意到了压力体验官刘维,“以歌手身份出道的他待人很真诚。”虽然中间有做主持人或参加其它综艺节目,但是始终不忘初心,“唱歌还是他最想做的事,今年还出了新专辑。”
在这档高手云集的节目中
攸佳宁见到了很多优秀的选手
这些选手们也各具特色
力图突破脑力天花板
神仙打架,上演脑力风暴
“有些选手是一看就很有霸气、气场很强的,但也有的选手人狠话不多。”虽然攸佳宁和选手在场下的接触不多,但她能从赛场上感受到这些选手拼劲十足。
由于赛制的变化,本季选手面临的压力更大。攸佳宁坦言,有时候节目录制到凌晨,选手还需要继续比赛,虽然状态疲惫,但是很多选手也扛下来了。因此,选手在比赛氛围和晋级名额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考验的不仅是他们的脑力,还有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最强大脑》的选手不仅聪明,而且还比其他人更努力,除了脑力强以外,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是特别强的。”
此外,攸佳宁还发现这些选手不惧输赢。“虽然比赛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选手并没有那么在意比赛结果。”攸佳宁说,对所有选手而言,能参加节目并认真完成每个项目就是非常大的收获了,并没有选手因比赛结果而落泪,他们都是真正享受比赛的过程和这个难得的体验。
正如制片人王刚所言:“‘最强大脑’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不是偶像而是榜样。”攸佳宁认为,《最强大脑》向我们展示了一群努力拼搏的“后浪”。这些年轻的选手展现了不同的个人色彩,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他们敢于挑战更难的项目、挑战自己的精气神。
制片人王刚发文《没有花路可走,也无畏荆棘环伺》选段
极限对决即将上演
颜智女神、跨界高手
潜力玩家、名校学霸
均已加载完毕
女神就位,开启极限施压
虽然节目赛制的改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攸佳宁自己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依旧保持着准备期间淡定的心态。
在录制过程中,攸佳宁感到最有挑战的就是节目的录制时长:“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用来录制,最多可以达到14-15个小时的时间。”并且由于疫情的原因,节目的前期耽搁了很长时间,因此第一次录制就在这种工作时长下连续录制了5期节目。
“其实这种录制方式和我以前的生活、工作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以前我是晚上11点就睡觉,但是节目录制最晚的时候要到凌晨3点多才结束。”电视上看到的1-2个小时精彩的节目,实际上背后有很多人在长时间辛苦付出。
另外,由于选手需要根据实时发布来实时备战,攸佳宁不仅在比赛时要时刻关注选手们的动向,选手准备的时候也要在观察间仔细观察,并进行实时点评。这就对嘉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嘉宾的脑力和体力都存在很大的挑战。
初次登上大型电视节目,攸佳宁感觉自己表现得还不错。节目录制现场有很多台摄像机对着她一直拍摄,这与她平时上课有着不小差异。
“刚开始会有一点点紧张,但是当我整个人投入进去的时候,注意力就只放在了比赛本身,并不会特别关注摄像机了。”攸佳宁的表现也经常受到节目组工作人员的夸奖,“比赛的时候我们真的是沉浸进去看的,没有人只是旁观者。”
录制过程虽然辛苦,但攸佳宁开阔了视野:“我之前一直待在学校里面,接触新鲜事物特别有限,成长加速度比较低。”但在这个节目中,攸佳宁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接触了不同的新鲜事物,“感受到了除学校以外、社会上存在的压力。”
节目的主持人蒋昌建发微博说:“攸教授铁骨柔肠,加压出题是她的杀手锏,有选手挑战失败离场,她又于心不忍”,也有人形容她是“温柔一刀”。攸佳宁笑着解释,虽然是带着“压力磁场”给选手们,但每当有选手惜败后,她都会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形,对他们进行安慰与鼓励。同时,攸佳宁的语言犀利中肯,有锋芒却不刺眼。专业而温柔,正是攸佳宁最夺目的品质。
攸佳宁也十分期待节目的播出效果。在参与设置赛制的过程中,嘉宾们也会在节目中以各种方法为选手施加压力、加码项目难度。“节目中设置有不同的压力类型,压缩时间、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方面的都会有所涉及。”通过这些设置的难题,她也想告诉节目的观众,其实压力并不可怕。“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动力,每个人都要勇敢承担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
在接下来的录制中,攸佳宁希望自己可以继续保持前期的状态。待节目播出后,攸佳宁就会增加公众人物这一身份,她对接下来的舆论也有着一定的心理预期:不同的嘉宾风格会有差异,每个观众的想法也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因此不会惧怕。
记得从今晚起
每周五晚21:10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
加微博@攸佳宁_ym
和女神一起见证
脑力对抗的顶级盛宴吧
#往期回顾#
采写丨陈婧 王禹萱
陈捷开 何亦希 钟碧瑜
图片丨受访者供图
最强大脑官微 江苏卫视
执行编辑丨张子萱 雷世炜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