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背诵天团”火了!看完你会爱上它

汕头政法
+ 订阅

即将进入收官阶段的热播剧《清平乐》,以北宋为背景,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围绕“男主”宋仁宗一一亮相的一众大臣,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蔡襄近日也以“全文背诵天团”迅速走红网络。

其实,除了“全文背诵天团”,以宋仁宗领衔的《清平乐》主角们更是“文化天团”,剧中高度还原的宋朝服饰也收获无数好评,更引得汉服爱好者仿妆大宋少女。对此,网友不禁感叹:“以追剧的形式补一补宋代美术文化史简直不要太值!”

欧阳修大赞宋仁宗的飞白书

问世间情问何物,只教人双手同书。对于《清平乐》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赵祯和江疏影饰演的曹皇后的cp(夫妻)粉来说,剧中宋仁宗手把手教曹皇后写书法的桥段尤为浪漫。

宋仁宗温柔地讲解,“书法如世间万事一般,徐徐图之,火候到了,自然就好了。”史料中记载宋仁宗本人工书法,善“飞白书”。这一点在剧中也有详细刻画,且为男女主互动的情书。剧中也特意同步做了字幕解释:“飞白书”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这种书法出自汉朝大书法家蔡邕。

宋仁宗时期的大文豪欧阳修曾在其《归田录》中对宋仁宗的“飞白书”大为赞美:“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凡飞白以点画象物形,而点最难工。至和(1054—1056年)中,有书待诏李唐卿撰飞白三百点以进,自谓穷尽物象,上亦颇佳之,乃特为‘清浄(净)’二字以赐之,其六点尤为奇绝,又出三百点外。”欧阳修不仅以神妙二字形容宋仁宗的“飞白书”,而且认为宋仁宗赐李唐卿“清浄(净)”二字中的六点比李唐卿所写“飞白书”中的三百点更为奇绝。

欧阳修《灼艾帖》

晏殊也对宋仁宗的“飞白书”有过赞赏,他写过四篇有关文章,其中有三篇都是颂扬宋仁宗所书“飞白书”,分别是《御飞白扇赋》《谢赐飞白书表》《御飞白书记》。而从今天流传下来的《皇祐赐飞白笔法字》《宝元赐辅臣飞白书》、《康定赐翰林飞白书》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仁宗的书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除了宋仁宗,剧中出现的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蔡襄皆为著名书法家,所写文书多为后人临摹。

蔡襄是“宋四家”之一,“宋四家”是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代表了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而蔡襄是其中最具有传统面貌的书法家,其代表作有《蒙惠帖》《澄心堂帖》。欧阳修书法造诣不俗,代表作是《灼艾帖》。

蔡襄《蒙惠帖》

与一般古装剧以书法作为场景装饰不同,《清平乐》中书法镜头比比皆是,收获不少书法爱好者的点赞导演的用心。剧中宋仁宗宫殿匾额“日乾夕惕”,出自《易经》“君子终日乾乾夕惕”,剧中宋代的司法审判机构“提点刑狱司”等各机关的牌匾也格外醒目。

5月9日,山东博物馆官微邀请大家线上“约会博物馆”,指出《清平乐》片头中“清”字和“平”字很有考究,出自赵孟頫《前后赤壁赋》。“赵孟頫的书法遒媚秀逸、风神俊美,影响了此后数百年的书法风尚。集取他的字来作为这部剧的题字,自然是恰如其分的。据悉,山东博物馆藏赵孟頫书《雪赋卷》,为周伯鼎先生捐赠,196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

一边背《浣溪沙》,一边思念晏殊

晏殊、范仲淹、欧阳修 ……这些曾经天天在语文书上和我们“见面的人”,以及提示我们“请背诵并默写全文”的课文,尽管分属于学生时代不同的年级,却因为《清平乐》强强集结在观众的眼前。

剧中晏殊

对于剧中大文豪,不少网友表示,在电视剧里看到了课本上的人,尽管知道是演员演的,但还是有见到了闻名已久的大名家的感觉。剧中,宋仁宗与晏殊亦师亦友的感情最为观众意难平,随着日前“晏殊下线”,不少网友感叹:“我们会一边背浣溪沙,一边思念您的。”

的确,仁宗朝是大宋文风鼎盛的年代,而在这么一群文豪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位就是号称“神童”的晏殊。十四岁以神童入试,真宗时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拜宰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一生创作不少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晏殊非常看重贤能之人,范仲淹、王安石是其门下弟子,欧阳修也都得到过晏殊的引荐和栽培。

作为北宋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剧中欧阳修

剧中“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认死理、特别轴”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收获粉丝无数,其所著《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样,为高中语文必背课文,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更是传诵千古。

“一个个从课本里走出来的人物,让风华宋朝文化走进很多人视野里。”对于《清平乐》的“文化天团”,网友赞爱有加。

珍珠面靥还原宋皇后的时髦

无论是焚香点茶还是挂画插花,抑或还原度极高的服饰妆容,《清平乐》所展现的大宋美学受到网友一致好评。剧中女性角色的珍珠面靥

(yè),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关注及仿妆模仿。

北宋插花

宋代女子对面饰非常重视。比如花钿妆、面靥。而剧中曹皇后的“珍珠妆”就属于面靥的一种。从剧照能看出皇后的凤冠、翟衣、首饰、珍珠面靥都完美地还原了宋代皇后的妆奁服饰。

剧中珍珠面靥还原宋皇后的装扮

除了在头发上装饰钗、簪、步摇外,还盛行戴花冠,常用桃、杏、荷、菊等四季花卉样式做在发髻上,称为“一年景”。除了在头饰、妆容上,衣服上也装饰有珍珠,故也有“珍珠衣”之称。

和唐朝喜爱的“浓妆艳抹”不同,宋朝女子的妆容更清秀,讲究“薄施朱色,面透微红”。剧中给曹皇后做妆的尚服局内人董秋和被网友亲切称为“美妆博主”。而生活中不少美妆博主大咖介绍称,《清平乐》中展现的宋朝女子上妆“三白法”,“也就是在额头、鼻尖、下巴三个重点部位涂抹,和我们现在的高光位置正好涂得一样,时髦得很。”

4月底,杭州一所学校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帽子,带有帽翅,每边0.5米,称为“一米帽”,以保证孩子们在活动时拉开安全距离。网友笑称这是“《清平乐》看多了”。北宋的官帽有一个特点就是官帽两侧有长长的“翅膀”。它也正是《清平乐》的日常服饰之一。至于剧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头戴展脚幞头,身穿红色衫袍,其服装贴近同样还原了流传至今的宋朝帝王画中的服饰原貌。

来源:楚天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