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涵
国际高中AP项目
■ 托福119 SAT1570 写作8/6/8
■ AP Language&Composition 满分
■ 通过率不足0.009%,
全球最年轻的APEC中国青年代表
■ 全美高中生传媒大赛写作专栏冠军
■ JEA传媒大赛最高奖
■ NSDA原创演讲比赛省冠军
■ 希望之星省冠军
■PPMT模拟法庭比赛全国前五
■ 10万+公众号“思涵说”创办人
■ 全美高中生传媒大赛写作专栏冠军
■ “涵公益”创办人
■ 完成斯坦福人文夏校Revolutions课程
■ The Voice歌手大赛首届冠军
01
用 心 感 受 世 界
my adventure
十年级的时候,我到印度的一所孤儿学校Joybells做支教英语老师。刚到这所学校时,我一直假定它是饱受教育不公的例子。但这或许恰恰是一份礼物。因为资源的短缺,没有人教孩子们必须怎样思考;因为教室建设简陋,孩子们得以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对世界的探索中成长。于是,他们仍然在灿烂星辰下肆意奔跑,天马行空。
印度支教
我被渴求知识的孩子们追问“如何调出三原色中的红色”这件小事而启发,若不是有人不停问为什么,不停寻找不可能的事情的另一种解法,我们今天在哪里?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时刻保持好奇心的人,每次都能追问一句“为什么”。
02
涅 槃 之 路
way for application
我在十一年级来到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初来乍到时我的心情非常忐忑,觉得自己会很难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来的第一个月,我更不小心摔骨折了。但是同学们都非常热情地来帮助我,我仅仅是用了几个星期便完全融入了这个集体。我们在生活学习上互相帮助,申请季中互相看文书,提建议,交流学习方法。高中最后两年,我很荣幸认识了AP12年级所有人,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让我的高中生活变得愉快且意义非凡。
△赵思涵与AP项目同学合影
申请季时非常煎熬。在RD阶段,我疯狂地撒网,申请了英美31所学校一共60+篇文书(英美同申的数量一般是17~20所学校)。
△赵思涵整理文书列表
我把所有要写的文书全部整理到表格里,把类似的标记出来,弄完我傻了。十一月我基本只弄了UC,于是十二月我大概写了40篇副文书。每天肝到12点,买了一堆眼药水支撑着。又是在DDL最后几天我重写了主文书、additional info,并做了一个个人网站。
我的申请季文书太疯狂了,每天都在崩溃的边缘(大家真的不要学我)。而且期间看到夏校的朋友早申下车了一大批、看知乎大神和College Confidential的时候,自己处于很深的自我怀疑中。
还好有家人,老师和朋友的帮助,我开始学着和我的焦虑和谐共处,虽然除不掉但也不会被击垮,申请季真正让我认识了自己。
关于申请专业
我梳理自己以往的活动和兴趣方向,发现了大量新闻传媒和社会事件相关的活动。我意识到,我跟随自己内心去做的事情或许就是真正热爱的。进一步挖掘自己做活动的内核,我意识到我热爱的或许是表达观点和了解各种社会问题。最终,我选择了社会学和新闻作为申请的专业。
对于大学的选择
我非常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资源,也在暑假前往了各个学校亲身感受校园氛围。
我很幸运,当我去芝大访校时,Info Session上是曾到广东碧桂园学校宣讲的芝大招生官Michelle Trimpe女士。
△与芝大招生官Michelle Trimpe见面
她分享了一个故事:一次她穿着一件背上有几个日语单词的衣服在校园里行走,后面竟然跟着几个学生在争论单词的意思。
她刚说完,我就莫名觉得很感动,我意识到这种“nerdy”氛围正是我一直在找寻的校园——充满求知欲、好奇心、和思维的碰撞。
宣讲结束,我紧张地朝Michelle走去想重新介绍自己,不曾想她先和我打了招呼,接着我们非常愉快地交谈。几个月后,Michelle再次来访学校,并告诉我我去访校的那天是她整个暑假值班的唯一一天。那一瞬间我就有种非常神奇的预感,觉得冥冥之中我和芝加哥大学有些缘分。
无论是Core Curriculum、超级棒的社会学课程和教授、还是校内各种看似疯狂的活动都让我越来越有归属感。写着芝大最被吐槽的文书,也是我最享受的时光。
收到芝加哥大学的offer,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幸运。其实每个申请者在收到结果前都很忐忑不安,千万不要被peer pressure打倒,一定要相信自己。
03
施 比 受 更 有 福
contribute to the community
在疫情期间,作为“武汉加油*北美留学生组”宣传部的核心成员,我撰写号召大家向武汉捐款和公开捐款用途的微信文章,和小伙伴的努力得到明星姚晨的点赞,并向武汉送去了价值近百万的物资。
△赵思涵编写“北美留学生组”公众号的文章
我最大的收获来源于认识了活动的发起人George。他和我年龄一样大,却在升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站出来。
我见证了这个组织从朋友圈到逐渐出现一个群,群里的人数再变到几百上千。我之前也组织过一些活动,但是在压力非常大且事件很复杂的情况下,我不一定有勇气站出来,所以我觉得发起人敢于冒险的精神让我特别感动。这个经历激励着我,今后我会更加勇敢的站出来做第一个人,做那个在大众沉默的时候愿意出来做出改变的人。
04
心 底 的 话
words from the bottom of heart
对学弟学妹们,我想说:
趁年轻,多干点疯狂的事情。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踏上一场从前不敢想象的冒险,不顾成败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可以累一点,拼一点,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想感谢的人:
感谢母校给我提供的宝贵资源,让我得以探索自己的热情。
感谢班主任Derek、庄主任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感谢我的任课老师球球、Darius、阁主、Jody、Mr.Chromecki、Pasa、羊旺老师,带领我走进每个学科的知识海洋。
感谢Research老师Rachel,无论是平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综艺还是最近的社会问题,我们都可以无话不谈;感谢Sally像亲姐姐一样关心我,感想Vincent和常春藤+所有老师的包容和温暖。
感谢Nigel和Ash帮我修改那么多次文书和资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