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罗小甲:发明世界首台消毒柜,顺德创造成民族骄傲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从最初的研究后仿造,到如今通过自主创新与世界领先水平看齐,“顺德制造”在最近40多年时间里,付出了巨大努力。今天,当我们站在顺德工业发展馆回首过往,会被先辈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被“顺德制造”优良品质所折服。

即日起,南方+记者带您了解这些向展馆捐赠实物的企业和个人,带您了解这些展品背后故事,敬请垂注。


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家电都是“舶来品”,但你是否知道,现在我们厨房中几乎家家必备的消毒柜却是中国人的首创,这个民族工业品正是来自顺德。

在顺德工业发展馆2层的创新之巅板块,展示了顺德百年工业文明历程中的诸多“第一”。鲜为人知的是,在当中的展品中,一个略显陈旧的消毒柜成为顺德创新精神的生动见证。

这是由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康宝”)第一代消毒柜。1988年,康宝董事长罗小甲联合技术骨干,在顺德杏坛铁工厂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消毒柜。32年以来,消毒柜从无人问津的“怪物”变成千家万户普及的民族家电,这是“顺德制造,中国骄傲”的传奇,也是顺德人专于技术、自主创新的象征。

300多个日夜锻造出世界第一

“1972年6月高中毕业,1973年1月进入杏坛工农五金社,成为一名学徒工,每天挥舞着5公斤重的大铁锤,从早到晚。”成名后,罗小甲毫不讳言自己当过打铁匠的经历,反而认为这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由于工作勤奋又有经济头脑,1984年,罗小甲被提升为杏坛铁工厂副厂长,主持工厂的生产工作。

1985年,杏坛铁工厂开始为科龙冰箱生产配件。到了每年11月冰箱行业的销售淡季,冰箱厂一停产,铁工厂便不得不随之停产,这对其冲击很大。“做产品配套没有主动权。”罗小甲有了自己做产品的念头。

有一天,来自打铁学徒时代的师弟陈孟构思启发了罗小甲打开困局。“甲哥,能不能做一个完全密封的碗柜,蚂蚁和蟑螂等都进不去,既可以放置餐具,又可以杀菌保洁的?”

和陈孟商量一番后,罗小甲带回了那三张图纸,交给了时任杏坛铁工厂厂长的苏文业。铁工厂立马召集厂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开会。大家一致认为:事不宜迟,应马上组建队伍开发产品。“当时想到这个产品后,就全力组织研发和生产,一边组织车间的生产,一边腾出来的资金研发。”

然而,就在产品渐入佳境之时,因为厂里结余的资金不足,消毒柜的研制一度被暂时搁置。

所幸的是,当时的杏坛镇政府获悉情况后,及时伸出援手。1987年,杏坛铁工厂与杏坛商业公司签订30万元借款协议书。

于是,在罗小甲的组织下,消毒碗柜的研发得以重新起步,经梁冠智等技术小组全体人员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1988年5月,第一台电子消毒碗柜成功面世。4个月后,消毒柜通过广东省二轻厅技术鉴定。同年11月,杏坛铁工厂正式更名为康宝电器厂。

康宝向顺德工业发展馆捐赠1988年生产的第一批红外线电子消毒碗柜。戴嘉信 摄

康宝向顺德工业发展馆捐赠1988年生产的第一批红外线电子消毒碗柜。戴嘉信 摄

借产权改革东风开启大发展

消毒柜研发成功后,如何把这个全新的产品卖出去?为了打开销路,罗小甲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当时华南最大百货公司广州南方大厦家电部的经理,好说歹说要了四个消毒柜的位子,并承诺以一个月为期,卖不出去就退场。

面对这种外观像冰箱、内部像烤箱的“小怪物”,在商场围观的人一大群,但没有人下单。

这样的窘况一直持续到第21天,第一个敢吃螃蟹者现身,用280元买走了第一台消毒柜。眼看一个月的期限快到,罗小甲动员广州业务员的亲戚买了一台,又过了两天,又有识货之士买走了一台,这样一来,一个月内消毒柜已卖掉了三台。

渐有起色的销量让家电部经理同意继续支持罗小甲。后来,康宝消毒柜进入广州其它商场,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消毒柜市场慢慢得以打开。到了1993年,康宝已经发展到年产100万台、产值3亿元的规模,跨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然而,在1996年至1999年间,康宝业绩急剧萎缩了近1/3,随之而来的是面临利润亏损。

彼时,产权制度改革在顺德风起云涌,美的、格兰仕、碧桂园等企业均通过改制迎来大发展。“当时,康宝属于乡镇企业,做得好与不好,都是政府的事情,员工们没有为康宝拼命干的动力。”罗小甲分析,是体制问题制约了发展,企业自身还是“一只下蛋的金鸡”。

在与杏坛镇政府反复磋商后,彼时已是副镇长的罗小甲毅然放弃了公务员职务,联合几名骨干,合资入股将康宝承接下来。

这次成功的企业改制,打破了大锅饭,激发了员工们的主人翁精神,为后面的快速发展铺平道路,由此康宝再次腾飞成为全国知名家电品牌。

捐赠创新产品激励后来者

2000年以后,康宝逐步实行战略扩张,以消毒柜为核心延伸到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净水器等家电产品,全面进军厨卫领域。如今,康宝通过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已形成了“厨卫电器、烤炉出口、汽配加工、整体家居”四大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得知顺德要筹建工业发展馆,罗小甲十分支持,无偿捐赠了一批代表性产品。“顺德工业发展是一个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过程,应该有我们作为见证者的存在。”

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1988年康宝电器厂生产第一批红外线电子消毒碗柜。这是2008年康宝面向全国征集,最终寻回的11台产品中代表。

此外,康宝还向顺德工业发展馆捐赠了全新的嵌入式食具消毒柜产品。“现在的产品和第一代产品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上更成熟,功能上也更完善。”罗小甲说。

藏之于馆,启之后世。罗小甲说,之所以将珍贵的第一代产品捐赠给顺德工业发展馆,是希望,为今后顺德工业产品的发展留出一个更好的样板。“通过这个产品,能激励更多企业做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发创新。”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视频拍摄】田人心

【视频剪辑】杨晖桃

编辑 杨馥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