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打响以来,深圳从法治角度全链条发力,法治成为深圳战疫的鲜明底色。5月13日上午,深圳举行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法治保障专场)。发布会上透露,疫情发生以来,司法部门全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力促依法防疫和复工复产双发展。目前,“战疫有法”行动志愿服务团累计服务企业1711家,提供法律咨询2976人次;通过网上立案的数量已达到2188宗,深圳国际仲裁院线上服务案件同比增长1倍以上。
而针对涉确诊病例瞒报案件及涉防护物资诈骗案件,公安机关坚持露头就打,快侦快破,对消除社会恐慌、稳定社会情绪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累计查处各类涉疫刑事治安案件490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50余名。
会议邀请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市公安局副局长马鸿雁、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冯新毅、深圳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安欣,介绍了深圳市依法防控疫情的相关情况。发布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楚宏主持。
累计服务企业1711家,提供法律咨询2976人次
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律师行业党委全面启动“战疫有法”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派出由402名律师组成的75个服务团,进驻全市74个街道和深汕合作区、662个社区,全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力促依法防疫和复工复产双发展。
截至目前,“战疫有法”行动志愿服务团累计服务企业1711家,提供法律咨询2976人次,进行宣讲290场次,参与纠纷调解447场次,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988条,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216条,解决案例998个,汇编法律指引410份,开设法律服务专线134条。
针对特殊场所防疫,深圳监狱、戒毒所等特殊场所在全省率先实现依法封闭管理和隔离备勤,取消休假,全警按“执勤战斗、隔离备勤、外围保障”模式,分三批全部投入疫情防控战,至今保持着监所内“零感染”。
针对疫情引发的各类次生矛盾纠纷,深圳市司法局编制了《深圳市涉新冠肺炎疫情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指引》等指导文件,将特殊时期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依法化解在第一线,仅涉疫房屋租赁纠纷累计化解达2993宗。
线上服务案件同比增长100%以上
“随着疫情发展,境外商事纠纷有增多的趋势。”深圳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安欣介绍,“尤其是涉及国际贸易、房屋租赁等方面的纠纷,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增长的趋势,而且由于纠纷发生具有滞后性,预估未来的半年甚至一年内这类纠纷将会持续增长。”
疫情期间,深圳国际仲裁院通过网上立案平台、视频开庭平台、证据交换存储平台等三大科技平台,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证据交换”、“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的“信息化、一站式、全流程”非接触式仲裁。截止目前,通过网上立案的数量已达到2188宗,网上开庭、证据核对、身份认证、疑难案件研讨等视频连线数百次。采取远程线上服务案件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0%以上。
为鼓励当事人积极使用网络远程仲裁服务,深圳国际仲裁院还发布《关于共同应对疫情减免部分案件仲裁费的特别决定》(下称《决定》)。根据《决定》,在防控疫情特殊时期,双方当事人均同意使用深圳国际仲裁院网络仲裁服务平台参加仲裁程序的,仲裁费将大幅减免。
其中,符合网络远程仲裁条件的案件,国内案件受理费全免,国际或涉外案件立案费全免,其他费用按照《仲裁规则》规定费率的50%收取;在网络远程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结合案件进行的不同阶段,在50%仲裁费的基础上再减免10%-50%。预计全年直接为企业减负3.8亿元人民币。
查处各类涉疫刑事治安案件490宗
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马鸿雁在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公安局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1+10+2”方案,组建10个工作专班,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维护平安最前沿。
据悉,疫情期间,深圳市公安局牵头设立52个城际联合检疫站,安排1400余名警力在“两场一站一码头”及口岸联合值守,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经检疫卡口入深累计2805万人次,未发生输入确诊病例;出动4000余名专职警力加入1130余个“三位一体”社区排查小组,共核查65万人,核查涉疫线索反馈率高达95%,全市集中观察点未发生疫情传播扩散事件;加强防范境外输入信息核查工作,全面实行各类监所战时封闭管理,对新入所人员采取“专区隔离15天+监所隔离15天”的“双保险”,监管场所无人确诊感染。
针对在疫情期间多发、高发的涉疫情违法犯罪行为,深圳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对外发布打击防疫期间违法犯罪的通告,建立“快受理、快立案、快侦查、快破案、快公开”的“五快”机制。坚持从严从快打击,特别是针对涉确诊病例瞒报案件及涉防护物资诈骗案件,坚持露头就打,快侦快破,对消除社会恐慌、稳定社会情绪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累计查处各类涉疫刑事治安案件490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50余名。
深圳暂不恢复“限外”措施
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冯新毅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深圳交警紧紧围绕“控疫情、防事故、保畅通、优服务”这个主线,进一步优化交通管理措施,积极推行便民服务,有力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助力了企业复工复产。 同时,深圳将打造铁骑2.0勤务模式。4月19日,深圳交警以福田区为试点,并逐步在其他各区推动交警铁骑勤务2.0升级。
往年除夕前一周到元宵节,深圳市暂停限行外地号牌小汽车。今年因发生疫情,深圳交警决定在元宵节后继续暂停限行外地号牌小汽车。“虽然此举对我市交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冯新毅介绍,目前仍然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如果施行车辆限行措施,势必会将部分出行市民拥挤到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同时,目前深圳中小学刚刚开学,各学校也要求家长尽量利用驾车、骑车、步行等方式接送学生,避免增加感染风险。
鉴于此,交警部门认为目前推出车辆限行措施不利于疫情防控。
目前,深圳交警通过升级铁骑勤务,强化疏堵保畅,加强“六巡”勤务(摩巡、车巡、社巡、视巡、智巡、民巡),全面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采取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道路交通组织挖掘通行潜能,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基本平稳可控。
【撰文】邓子良 杨溢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