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宿迁一名小学老师公开组织全班学生为偶像明星肖战跳舞应援,还录下视频发到了网上。随后,当地教育局对该校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学校对当事老师作出停职停课处理,涉事老师也写了检讨信。
怎么看待此事?请看以下读者的评析。
突破了师德底线
张立美
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培养合格公民、未来接班人的公共场所,不是教师个人的私人领域、私人空间。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是工作的一部分,是一种职务行为。
因此,教师不能把课堂当成个人表演的舞台,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应以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基本原则,不能在课堂上做出和发表一些无益于甚至是有害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和言论。
《教师法》明确规定,要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为偶像明星跳舞应援,显然是在工作期间做私事,游离于正常教学计划之外。
我们尽量不对个人私生活指手画脚,也不否认追星是属于个人的正当权利。但是,教师不是普通的职业,一举一动必须守住师德底线。该老师的追星行为已经突破了师德底线,实质上是一种公器私用行为,必须依规给予相应的处分处罚。
错误的“明星观”
苑广阔
有人认为,追星是私人的事情,这名老师错不在追星,只是错在将“饭圈文化”带进了课堂。我认为,将“饭圈文化”带进课堂,本身就展示出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说明这名老师的“明星观”也是错的。
让我们看看这名老师应援的偶像是怎么说的:“我希望所有人把学业、工作、生活,都放在追星前面。好好学习,认真工作,尽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业底线。”而且特别提到,“我不需要应援”。这对组织学生追星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打脸”。
代入老师这个特殊职业,课堂应援偶像这样的“明星观”更是错上加错。站在家长的角度,本身已经很担心“沉迷式追星”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错误影响。作为老师,应该做的是配合家长,引导和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追星,避免过度沉迷。
既然连偶像都不支持盲目追星,那么这名老师的表现,是否可以视为心智不成熟?这样的老师对得起家长们的期待吗?是否适合继续留在教学岗位上?这些问题值得追问。
“饭圈文化”误人子弟
王军荣
追星不是不可以,但首先要引导学生区分学习和生活。可是,这名老师的“言传身教”,展示的是“饭圈文化”不理性的一面,俨然是误人子弟,不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其次,学生们要追什么样的星?教育部门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这或许能启示我们,比起娱乐化追星,钟南山、李兰娟等先进人物是不是更值得去追?
第三,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正确的教导指引。即使无法代替学生选择偶像,作为教师,也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明星,培养独立性思维,脱离低级趣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学生之楷模。育人先育己,自身正才能要求他人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主持人】丁建庭
【邮箱】nfrbpl@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