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一共64条,其中,深圳3条路线上榜。
深圳市入选的3条历史文化游径分别为:
☉深圳蛇口改革开放历史文化游径,明华轮—海上世界广场—微波山;
☉深圳土洋东纵抗战史迹历史文化游径,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土洋烈士纪念公园—沙鱼涌文化旅游小镇—沙鱼涌红色记忆纪念馆—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
☉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水贝老屋—王母围—王桐山村—乌涌村—大鹏所城。
什么是历史文化游径?
历史文化游径是指能够有效串联一定区域内价值突出、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游憩通道,包括沿袭历史线路的陆路和水路,以及沿线重要的文物遗产和自然资源景观。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深圳这3条路线有什么魅力之处能获得大家的青睐吧!
①深圳蛇口改革开放历史文化游径,明华轮—海上世界广场—微波山
◎明华轮
位于深圳海上世界,这艘由法国建造的万吨级豪华游轮因其传奇般的经历吸引着海内外游客。1962年由法国总统戴高乐剪彩下水作为其专用豪华邮轮。从诞生之日起,这艘船就和不少传奇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进入中国以后,更是留下了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海上世界广场
深圳海上世界广场是海上世界城市综合体的商业核心。全面更新后的海上世界广场由明华轮、中心广场及全新的ABC区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86万平方米。以国际、文化、体验、滨海、品质为主题,结合丰富亲水空间和大型水秀,打造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国际滨海商业区。
◎微波山
微波山本是深圳蛇口半岛的一座无名小山丘。因1979年我国第一个商用对外通信微波发射塔建立于此而得名。同年7月,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在此炸响。作为半岛最佳的观景台,微波山上看到的风景最能诉说蛇口这个改革地标40年来的巨变,诠释什么叫沧海变桑田。
②深圳土洋东纵抗战史迹历史文化游径,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土洋烈士纪念公园—沙鱼涌文化旅游小镇—沙鱼涌红色记忆纪念馆—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位于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为砖瓦结构二层一进楼房。原为意大利人建的天主教堂,由主楼、礼拜堂和附属用房等三部分组成。该建筑成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土洋烈士纪念公园
位于深圳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1985年12月30日,葵涌乡人民政府在东纵原练兵场后的山顶上建造了“东江纵队纪念亭”。在纪念亭后约50米处修建了“土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屯洋村9名烈士。
◎沙鱼涌文化旅游小镇
具有500年历史的古村落沙鱼涌计划按照市区共建、市场运作、政府主导项目进行规划和改造,改造后的沙鱼涌村重现民国时期海关、码头和客家民居、街巷的原貌,成为一处深圳东部融合客家古村文化、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滨海生态旅游的“世外桃源”。
◎沙鱼涌红色记忆纪念馆
作为党员教育基地,沙鱼涌红色记忆纪念馆通过详细的画展、生动的壁雕、陈旧的展品,让观众深入了解东江纵队解救文化名人、国际友人和抗日救国的斗争史,感受东江纵队热烈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的奋斗精神。
◎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
公园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沙鱼涌海滩。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的协定,东江纵队主力北撤烟台。通过参观学习,可以了解东江纵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以及纪念公园成立的历程。
③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水贝老屋—王母围—王桐山村—乌涌村—大鹏所城。
◎王母围
王母围原名王母洞,传说南宋景炎帝南逃时其母杨太后在村前大石上梳妆,故名。王母围始建于明代,是明初大鹏所城三处军屯之一。如今,辗转古村斑驳地面和狭长深巷,老房子让人感叹时光流年,而无处不在的生活气息让老房子充满着难得的人情味。
◎王桐山村
位于大鹏新区的王母村,钟氏家族的居住地,是一个有近300年历史的小村落。王桐山建筑群规模洪大,有照壁、门房、院墙和两层望楼。气势雄伟,保存完整。
◎乌涌村
为大鹏鹏城社区七个自然村之一。村庄临海,有成片涌泥淤积于村前,其色黑,故名乌涌。村内尚存古民宅多座,主要文物有郑氏宗祠牌楼牌匾,名曰:侍卫府,为清代道光十五年御赐。现存为复制品。
◎大鹏所城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鹏城社区, 是明清两代中国海防的军事要塞, 是鸦片战争肇始地,深圳又别称“鹏城”,即源于此。 大鹏所城已有610年历史,所城平面呈近梯形布局,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全城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2001年6月,大鹏所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理】刘自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