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服到美人,都比《穿Prada的女魔头》好看一百倍!

24楼影院
+ 订阅

新剧《意大利制造》一播出,就被拿来和《穿Prada的女魔头》相比。

它们有着相似的故事构架: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学生,误打误撞进入了时尚杂志,成为业内知名女魔头的助理,从此游走繁华,体味着这个行业的绚烂和严酷。

但意大利式聚焦,与美国式惶惑和脆弱不同,它关注的,是时尚业风云激荡、天才辈出的年代里,那些时尚人的初心。

《穿Prada的女魔头》里,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安德丽娅入行伊始,每天都要灵魂拷问三连击:“时尚的意义是什么?时尚不是严肃的新闻!时尚的考究到底是不是无聊做作?”

但在有希腊罗马美学传统留存的意大利,他们不会在实用和美、严肃与精致之间建一座现代便宜生活之墙。美是内涵丰富的至高境界,谈论时不必羞怯。

《意大利制造》里,女主角伊莲妮进入著名的《引尚》杂志,虽懵懂,但满心好奇与热情。

另一位女主角丽塔原型是意大利《Vogue》传奇主编弗兰卡索萨妮,她有着女魔头的严格、果断、挑剔,也有着女性的温柔与扶持。

《意大利制造》剧中人物丽塔

意大利《Vogue》传奇主编弗兰卡索萨妮

丽塔带着伊莲妮走访设计师、给伊莲妮表达意见的空间,在她出错时替她承担。通过一件曾被用在电影里的皮衣告诉她:“维斯康蒂善于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美,他的文字和画面足以打动所有观众,不只是有文化的人,明白吗?这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

而伊莲妮,也比美国甜心独立自信得多,因为不满教授的陈腐观念在论文答辩时离席;在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的年代,大胆启用黑人女服务员做大片模特,展示衣裳之美;因不想陷入家庭主妇生活,与渴望步入婚姻的男友分手。

最后一集里,老员工阋墙,杂志陷入危机,她独自一人飞去纽约,去街头寻找平民化的时尚未来,请年轻摄影师在屋顶天台、街道拍摄大片,如今挂在各品牌嘴边的“场景化”,当时已被她用来力挽狂澜。

1975年的意大利,街头正爆发着一场又一场的平民运动。二战后,意大利经济有过一段腾飞,七十年代因为石油能源问题陷入疲软。劳资纠纷、暴力运动,政治经济危机不断爆发。此时的时尚圈关键词是:新女性、民族产业、平民化。

女性渴望当家庭主妇之外更好的出路。意大利本地时尚业也想在法国的重压下抬头。怎样发展意大利时尚业?如何联通设计师与普通大众的生活?新女性的美内核是什么?时尚人需要作答。

《引尚》杂志内有保守与革新两派,听到未来惊雷的丽塔和伊莲妮等人坚持:时尚应当反应社会的变革,应当更广泛地与平民发生联系,应当将注意力放到有才华的设计师身上,尤其是是意大利的设计师。但保守派认为,用美丽的服饰拍出动人的画面,换取广告版面就够。在时间验证之前,新与旧总有一段激战。

《意大利制造》不是意大利版《穿Prada的女魔头》。相反,它用它的考究与深入,对其他时尚剧进行了嘲讽,嘲讽它们的轻浮与短视,被浮华障目,不见深情。

时尚的底色是对生活、对人、对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的深情、热爱与嘲讽。设计师用印染、图案、针织、色彩、线条构筑它们,摄影师、编辑、排版时用图片与文字营造深情燃烧时的绚烂意境。于是,都市人有了触手可及的美的指引与鳞甲。

《意大利制造》的主演是模特赖求华,在这部剧之前她以阿玛尼的代言人闻名。据说,这部剧的团队,出身是时尚圈,为营造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学氛围,他们四处搜罗当时的古着、家饰。

剧中海量华服,都是如假包换的70年代制品,华丽、桀骜。万里迢迢从海外寻来,为还原彼时意大利风貌。剧中有一场Krizia大秀,没有影像资料留存,团队找来当时观看者的秀场笔记,全球搜寻那些引发轰动的作品,格纹热裤、绣着猛兽的上衣等,许多都是从日本空运回米兰。

复原当年的女性个性宣言的热力,与剧中人物对时尚的态度——“我认识一大群人,他们试着用创造力,用美的事物、热情来改变世界”——毫无二致。

对喜欢时尚的观众而言,这部剧就像是一个vintage秀场,镜头里随意一盏落地灯,都可能是当年某位名设计师的作品。每一集都有大师的科普,譬如被誉为成衣之父的Walter Albini,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Armani和Versace等等。

年轻的Armani对伊莲妮说:“你们女人总是被嘲弄,总是过于光芒四射,负担得太多,好像你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被人抱上床。优雅不是要惹人注目,而是被人铭记。”

时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消费主义几乎到了危机的如今,被滥用的“时尚”这个词几乎和速朽、肤浅、网红式模仿画上等号,但它的本质并不是如此。

剧中几个段落,或许能说明这一点。

剧中伊莲妮刚进杂志社不久时,收到摄影师送的一条美丽的丝巾。她经常使用它,用它细心地搭配各式红色、宝蓝色外套。藏在领口的那点小装饰,是年轻自我在跳跃。

伊莲妮的爸爸要在工会发言,妻子为他定制了一套西装。平日粗声大气的他,上台前小心翼翼地穿上它,那是对自身所处位置的审视与尊重。

童装大片需要模特,编辑找来门房的女儿,让一群小朋友在典雅的古堡边跟着音乐敲着杯盘玩耍。自由天性绽放时,便是美本身。

时尚背后是人的态度,它无规则、无边界,但永远真诚。

喜欢时尚的人,不妨借着这部剧观照本心,而对时尚无感的人,或许可以在其中找到重新打量这一方锦绣天地的理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