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湿闷炖汤时别忘加“陈皮”…更助脾胃运化

广东中医药
+ 订阅

近期天气湿闷,往往影响人的胃口。广东有句谚语“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中医认为“陈皮”能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燥湿化痰,调理脾肺气机。

专家建议春末夏初煲汤时可适量加入陈皮,帮助脾胃运化。

广东古时有一顺口溜: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其中,“陈皮”是指“广陈皮”,为陈皮中的佳品,而“新会皮”是“广陈皮”中的上品。“广陈皮”是晒干后经 3年以上贮藏的茶枝柑的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向来享有极高的声誉。追本溯源,下文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广陈皮”的前世今生之风采。

一、“广陈皮”名字由来

宋代以前新会属于蛮荒之地,新会柑还未出现规模生产,据传“广陈皮”一名出自新会黄姓先祖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的故事。黄广汉系南宋孝宗八年(公元 1181年)科举进士,官至徐州知府。其夫人米氏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用其丈夫所创制的新会柑橘陈皮为国母杨太后治愈乳疾,被封为“邦显一品夫人”。当杨太后问及这种药材的由来时,米氏因为此皮之制法来自其丈夫黄广汉所创,于是将其丈夫名字 中“广汉”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广陈皮”以别其他陈皮。古代的“廣”字,“广”字头“黄”字底, 寓义黄氏所创。《广陈黄氏族谱诗》云:“调治后乳,著手成春,诏封邦显”。后来明清一些名医家如刘若金等也是使用此法医治此症。据现代研究表明广陈皮(柑青皮)对乳腺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二、广陈皮的药性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

这是金代李东垣《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中的“六陈歌”。说的是药中六陈之狼毒、枳实、枯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不得用清新也。

“百年陈皮胜黄金”,1929年产的“首届新会陈皮皇”在2015年曾经拍出55万元一斤,比黄金贵重许多。为何陈皮以“陈”为贵呢?

“温中而无燥热之患,行气而无峻削之虞”是广陈皮的药效优势,而广陈皮只能通过“陈化”才能实现此药效,越“陈”越显效。其原理明代的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中有明确记载:“……去白者兼能除寒发表,留白者兼能补胃和中。微炒用。产广中,陈久者良。按:陈皮辛苦之性,能泄肺部金,金能制水,故入肝家,土不受侮,故入脾胃。采时性已极热,如人至老成,则酷性渐减。收藏又复陈久,则多历梅夏而烈气全消。温中而无燥热之患,行气而无峻削之虞,中州之胜剂也。乃《大全》以为多用,独用有损脾胃,师心之过耳……”

陈化 3~8年的陈皮,带刺鼻的香气;9~20年的,清香扑鼻,醒神怡人;20~40年的则是纯香味,甘香醇厚;50年以上的,弥足珍贵,陈化脱囊,超凡脱俗。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人丸、散。

宜忌: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相关成药:蛇胆陈皮片、二陈丸、健儿清解液、小儿消食片、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小儿止泻安冲剂等1000多种中成药。

三、广陈皮的食性

“陈皮”是知名中药材,也是保健、食疗的天然佳品,以及饮膳调味品。元代,在我国乃至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疗专著《饮膳正要》中,就有记载使用陈皮的河羹、鸡头粉馄饨、盏蒸、鼓儿签子、鱼弹儿、猪头姜豉、仓馒头、鹿奶肪馒头、茄子馒头、剪花馒头、酥皮奄子、莳萝角儿、天花包子、茴香汤、羊藏羹、羊骨粥、猪肾粥、羊肉羹、鹿蹄汤、狐肉汤、乌鸡汤、牛肉脯、鲫鱼羹、鲤鱼汤等20多条方,可见陈皮在当时普遍使用,不只在南方,而且在北方也很受欢迎,连宫廷也少不了。广东人对于陈皮的使用更是到家,煲汤、炒菜、焖炖、甜品样样精通,让人看后垂涎欲滴。近几年形成的陈皮宴也成为新会陈皮独特的陈皮食用文化,陈皮鸭、陈皮骨、陈皮豉汁风味鱼、陈皮鸡、陈皮饼、陈皮瑶柱粥等都是丽宫陈皮宴的重头戏。这不仅仅是味觉享受,更是视觉上的盛宴,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隆重介绍了新会陈皮以及陈皮鸭等菜式。陈皮食用文化已经逐渐由新会、珠三角等地传至港、澳及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三、食疗方

材料:

灵芝50克、陈皮5-8克、瘦肉1斤或老鸭1只、生姜2片,蜜枣1颗。

做法:

灵芝不洗直接浸泡半小时;

瘦肉或老鸭洗净切大块;

然后将灵芝连同浸泡的水,瘦肉/鸭、陈皮、生姜及蜜枣等一起放进砂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煲开后改小火煲1.5-2小时,调入适量盐即可。肉可捞起蘸酱油食用。

功效:

灵芝:性甘,平。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灵芝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

陈皮:性辛、温。具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蜜枣:具止咳润补肺肾、化痰平喘作用,且可以中和灵芝的苦味。

陈皮灵芝老鸭汤:能祛湿,助脾胃运化,且该汤水清润美味。但孕妇不建议饮用。

此外,平时煮红豆、绿豆糖水时亦可加入陈皮,不仅有助脾胃运化,且能更加美味。还有,当我们吃完一些肥甘油腻品时,如感到肚子饱胀,这时候泡上一壶淡淡清香的陈皮茶,能有助脾胃运化,开胃解腻。

医生

健康叮咛:

本品为预防调理药膳,不能作为治疗用药,如有不适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

【来源:深圳市中医院,通讯员:李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