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了一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实践示范创建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广州开花结果,我们在“广州政法”新媒体开设《新时代“枫桥经验”——广州实践》专栏,刊发广州市、区、街(镇)三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推动的实践创新案例,供各地区各部门参考借鉴,更好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全面提升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共建共治共享助力乡村振兴的“莲麻案例”
一、项目背景
从化吕田莲麻村是广州市北部山区贫困村,过去,莲麻村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三华李、沙糖橘等特色水果种植,且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底,村集体收入低,小镇建设前,201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11807元,村集体年收入16万元。201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15600元,村集体年收入28.5万元。人居环境极差,虽然这里山清水秀,但是基础设施薄弱、道路建设滞后、生活条件落后,很多村民还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里靠烧柴火为主,木柴在门口随意堆放,放养家禽,过着典型的农村人的生活。村民就业渠道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小孩在家,贫困现象多发,并由此衍生出盗采矿产、树木、破坏自然环境等诸多社会治理问题,一度被列为市级重点扶贫村。
党的十九大以来,从化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吕田镇莲麻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在告别贫困的同时,逐个击破发展中出现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走上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之路,推动新时期“枫桥经验”在莲麻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巩固一个核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吕田镇莲麻村坚持把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有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乡村得到贯彻落实,确保乡村治理“不偏航”。
第一,发挥“头雁”作用。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莲麻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莲麻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
第二,健全工作体系。纵向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架构,通过支部领导党员、党员带领团队、团队凝聚群众,把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群众之中,建立党建带队建促发展的乡村组织治理体系。
第三,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了《莲麻村党群联系卡》、《莲麻村大抓党支部建设和基层治理行动作战图》等规范,结合综治网格,基本实现“家家在网中,户户见干部”,有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在党建引领下齐参与、共治理。
(二)夯实三个支点,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吕田镇莲麻村以综治中心为枢纽,积极推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在“说、商、办、评”中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多元调解体系。
第一,以村综治中心为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充分整合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资源,把综治工作、便民服务、网格化管理、视频监控、法律服务等工作资源整合到统一的平台,规范村综治中心建设,合理设置功能场所、统一标识、完善制度,设置网格指挥工作站、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视频监控室等功能室,为村民提供信访接待、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第二,发挥好村民民主法治议事大厅作用实现自治德治融合。按照名称、标识、牌子、规则、平台、管理“六个统一”的标准,完成莲麻村民主法治议事大厅建设,建立“民主商议、一事一议”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提高村民对村务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凝聚群众共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据统计,2017-2019年6月,共召开村民代表会议12次,议事12项,解决问题12项,真正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制定了一批约束有力的新时代乡规民约,引导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星级文化户评选和乡风评议等活动,大力培育孝德文化、乡贤文化,涌现了“广州好人”罗水妹等先进典型,有力引导村民崇德向善、移风易俗。
第三,以省人大代表潘安娜工作室为载体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建立省人大代表潘安娜工作室,结合莲麻小镇建设,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提前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听取、解决、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事。2019年1-6月接待群众98人,收集群众意见90条,解决化解群众反映的问题86条,持续做好群众工作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三)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乡村治理科技支撑
从化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库为支撑,搭建“仁里集”智能治理云平台,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手段实行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信息化管理,被评为全省示范性“书记项目”。“仁里集”集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共服务、农村电商于一体,综合采取“村民议事网上酝酿、通知公告网上发布、公共服务网上受理、村务信息网上公开、邻里互动网上交流”等方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设置“我要办事”模块,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办理23个“村级证明”事项。从化区在吕田镇莲麻村率先推进“仁里集”智能治理云平台应用。目前,莲麻村仁里集注册账户1440,有效解决诉求721件;有效拓宽了村民交流空间、增进了邻里感情,有力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莲麻村社会治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四)强化四项建设,打造平安有序美丽乡村
吕田镇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与莲麻小镇建设同规划、同投入,注重源头治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建设,大力推进莲麻村平安建设。近年来,莲麻村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立案率双下降、矛盾纠纷、公共安全事件连年下降,无群体性事件和村民越级上访情况发生。2019年上半年,莲麻村刑事治安警情共2宗,同比2018年6宗下降66.7%。
第一,建设“雪亮工程”。先后投入270万元建设35平方米的治安视频监控室,新建26个视频监控点,全村共68个监控点,全面覆盖全村出入口及重点部位,并逐步接入村内民宿、饭店等公共区域视频资源,提升区域联防能力。
第二,引导社会力量共建。引入莲麻村旅游公司,由公司统筹做好民宿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成立一支14人的巡逻小分队在村内轮流巡逻,确保广州国际美食节(从化分会场)、莲麻村豆腐节等重大节日实现零发案。
第三,做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注重将社区矫正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村整体发展体系,让社区矫正人员分享村发展成果,避免重操旧业。目前,全村有刑满释放人员18人、社区矫正人员2人,其中有5人在村内企业工作,其余人员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未出现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三、主要工作成效
第一,推动村民脱贫致富。通过莲麻小镇建设,引导村民通过建民宿、炒茶、酿酒、养蜂、制作豆腐花等项目增收脱贫,全村先后开办民宿、酒铺、豆腐作坊等89家,村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4万元提升到2018年的2.3万元,再到2019年上半年的1.3万元,同比增长9.7%,实现群众安居乐业。
第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莲麻村对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引导村民按要求分类垃圾,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大力推进69个环境整治节点整治。修建风雨桥,打造廉洁文化亲水平台,建设清风亭,统一整饰民居外立面,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实现旧貌换新颜。
第三,实现乡村平安有序。两年多来,通过推进莲麻小镇建设,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两手抓”,走上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和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等。2017年成功申报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18年8月被评为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来 源:广州市委政法委,平安从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