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不妨带着感恩之心,为母亲读上一段话、共读一本书,读懂她、理解她。
以下“母亲节推荐书单”中,有的书以母亲为主题,有的关注女性生活,有的则适合作为贴心礼物送给母亲。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尽的书,而母亲,正如身旁那束微光,无怨无悔地照亮我们探索前行的路。
《你好,安娜》
蒋韵 著(花城出版社)
一个黑羊皮笔记本失踪四十年后物归原主,带回了迟到四十年的真相与原谅。著名作家蒋韵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讲述上一辈人的故事,只属于那个年代隐秘而炽热的浪漫与牺牲。
《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蒋韵献给母亲之作。一个藏在嫉妒与救赎中的故事,只属于那个年代隐秘而炽热的浪漫与牺牲,具有古典主义的美感。小说讲述与我们这个时代完全不一样的情感,唤醒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沉睡已久的深情。
片段摘抄
《息壤》
盛可以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息壤》是盛可以另一部探讨中国女性问题的长篇小说。这一次,广东作家盛可以敏感地从生育角度切入女性身体自主的抗争历程,并继续深入关照了女性自我意识的渐次觉醒。
小说铺写了三代女性的家庭和婚姻生活,有全身心奉献给家庭的,也有拼尽全力要逃离的,有坚持不要生育的,也有费尽心思想要再生育的……在她们看待生育问题的纷纭想法中,子宫这一初生命的繁衍地,却在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复杂和深微的功能,所谓男女情感、婚姻维护、家庭地位,乃至于社会角色的确认,都明暗深浅地与这一片原始的息壤相关切。
《娃娃》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 著
张雯琴 宋学智 译(花城出版社)
《娃娃》为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卡达莱献给母亲的回忆之作。母亲在十七岁的花季之年嫁入卡达莱家族,住进这座祖宅,成了卡达莱夫人,而“娃娃”则是她的别称。
母亲来自富有的道比家族,而卡达莱家族却恰恰相反,贫富差距,让母亲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于错综复杂的婆媳姑嫂关系之中。
卡达莱描绘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通过孩童的眼睛,透视女性在家族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灵魂作用,并展现了巴尔干半岛古老的家庭传统和家族文明。最后,妻子海伦娜回到祖宅,新的轮回即将开始。
《等你长大就知道》
惠子 著(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惠子曾居南京7年,曾任电台DJ,制作的节目在江苏广播界有着极高的收听率。
现居广州的她自称“大龄伪文艺女青年”,这本散文集记录了80后妈妈从怀孕、生产到产后抚养女儿,长达两年间的温暖随笔。字里行间不仅有深沉的母爱,也不乏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生活态度。
片段摘抄
《千万与春住》
张欣 著(花城出版社)
培训中心主任滕纳蜜精明决断,她的生活却如一盘错乱棋局:儿子薛狮狮在四岁半时不慎丢失、与丈夫薛一峰的婚姻破裂、跟少女时期唯一的闺密夏语冰也断了联系。与学生时代平淡无奇的纳蜜相比,夏语冰是天之骄女,美貌聪慧,家世优渥,育有一子后移居美国,在她的悉心栽培下,儿子小桑君成长为心地善良、手艺高超的厨艺师。然而,随着薛狮狮的下落被警方发现,多年前隐藏的一个足以毁灭几个家庭的秘密也被揭发……
广东知名女作家张欣的转变之作,于平凡细微中切近都市人心之复杂丰盈,借离合之情书写浮世沧桑。
《天香》
王安忆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香》是以江南“顾绣”的源流为线索虚构演绎,讲述了刺绣工艺“天香园绣”的故事。
天香园绣起自晚明松江府的闺阁绣楼,经过小绸、希昭等申家女性的化俗为雅,走向精致的高峰,最终在申家落败后,刺绣由申家女儿蕙兰带入民间。小说向读者展示了顾绣这一技艺所承载的女性情思,诉说着温润动人的姐妹情谊。
片段摘抄
《万绿之瓦》
鱼公子的湖 著、鱼初初 绘图(南方日报出版社)
万绿湖,是河源的名片。鱼公子的湖家住万绿湖畔,每一天,年幼的女儿鱼初初都听着她讲的童话入睡。与女儿之间这一温馨美好的相处习惯,激发了鱼公子的湖写作童话的想法,于是有了这本以万绿湖为背景、以三色“瓦片”为线索的科幻童话。
母女俩一起,用原创科幻童话故事的形式,以万绿湖为背景,讲述了12岁的混血少女南茜在100小时内寻齐三色“瓦片”,并意外发现外星人身世秘密、成功营救父母的离奇感人故事。书中配以原创手绘插图,将真情与智慧、生灵与智能、文化与环保等多维元素巧妙展现,令读者在悦读中轻松实现与未知世界的神奇链接。
片段摘抄
《准妈妈,加油!》
刘淼 著(花城出版社)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当准妈妈们负重参赛,耳边更需要那声体贴的“加油”。本书由人气公众号“淼哥故事会”的精选文章集结而成,文章按主题分类并进行精心设计,更具可读性。
医院妇产科是一个浓缩人生百态的方寸之地。生孩子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远非仅仅将孩子生出来这么简单。
产科男医生淼哥以独有的幽默风趣,在坐诊与手术之余,把医学科普融入世事冷暖,将晦涩的问题简单化、难言的苦恼趣味化,以男医生不一样的视角,通过故事进行医学科普。
《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
张曼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所谓我辈中人的路程,乃是成为“大人”、成为“照顾者”、成为“自己”的一段过程,它意味着自我觉醒与精进。中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压力山大”的年纪,但是,曼娟却告诉我们,“中年无关年纪,而是心态。”
迈入“中年”,意味着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曾经的爱与伤痛,在每一段挫折来临之前,都能蓄满能量,不至于轰然坍塌,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辈中人,觉有情,明德义,才是一段有情有义的人生。
【记者】黄楚旋 陈小庚
【策划】郭珊
【图片/视频】出版社供图
【剪辑】黄楚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