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逛展厅!来石湾陶瓷历史文化展了解陶的形成

佛山石湾
+ 订阅

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挖掘,证实了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数千年后的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为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石湾陶瓷历史文化》展厅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陶业二十四行、石湾陶艺五大部分。

今天,石湾君先带大家来了解陶的形成。

陶的形成展厅

导读

陶瓷的形成,是泥、釉、火的完美结合。石湾传统的制陶工艺,与其他产区大致相同,具体是泥、形、饰、釉、火五个工艺流程。

——陶的形成

泥土,是陶成形的最基本原料。陶泥取材于粘土,加入陶砂,有时还配熟料(如瓦粉),按各地选取的泥质情况进行挑选配料。传统的原料加工,由人工操作,首先把泥料放在泥池内用水浸泡,然后捞上来进行搅拌、搓匀,就制成了熟泥。

——陶的形成

成形,把熟泥采用各种方法制成器型。主要方法有:手制、印制、拉坯、注浆等。

——陶的形成

形:印制成型

按产品的形状,先做模具。模具用低温的陶或石膏制成。印制的时候把泥割成适当的厚度,将泥片按压在模具上面,等泥坯半干时,就可以脱模了。如糖缸、花盆等产品,就是用印制成型的工艺。

形:注浆成型

和印制一样用模具成型,不同的是,注浆成型是依靠石膏模能吸水的特点,把泥浆注入模里。注浆分实心注浆和空心注浆两种。前者是待模具吸去泥浆的一定水份时,泥浆达到一定的硬实程度,就可脱模;后者则需将多余的泥浆倒出方可脱模。脱模后再进行修坯。

形:拉坯成型

拉坯又叫“轮制”,石湾人叫“作”。所用的转轮,古代人叫“陶钧”,石湾人叫“车”,车的旋转,靠人用脚一下一下地蹬。拉坯成型主要是依靠转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双手对陶泥施行作用力,使之扩张、伸展而成型。现在人们进行拉坯,是用电动拉坯机。

形:盘筑成型

盘筑成型,不用模具。师傅对坯件形状心中有数,把陶泥搓成泥条,一层一层地往上盘筑,凭泥浆粘接吻合。这样的方法适合于各种形态塑造,尤其适用于大型产品的制作。

形:印制成型

形:注浆成型

形:拉坯成型

形:盘筑成型

制陶工具

在已经成型的泥坯上进行装饰,主要方法有压印、雕刻、彩绘、镂空、刻花、粘贴等。

——陶的形成

刻花

镂空

压印

粘贴

釉给陶瓷增加色彩和光泽,起到保护和美化作用。石湾传统的釉药大多以普通植物灰为基础材料,按釉色要求加进其他材料。在坯体上釉,方法有多种,有荡釉、淋釉、辘釉、烫釉、禁釉、浸釉、浇釉、搽釉等。石湾所用的釉药大多数以普通植物灰作为基础原料。石湾陶器的釉彩,以蓝、绿、白、黄、黑为大宗。艺术釉的色釉,是配以各种物质制成,千变万化,多彩多姿。

——陶的形成

釉色

蓝钧釉

绿釉

白釉

黑釉

涂釉-坯体不大且需要在坯体不同位置施两种以上釉色的,就用毛笔蘸上釉浆在坯体表面均匀涂刷。

淋釉-把釉液直接淋洒在坯体上。

浸釉-常用于内外部同一种釉色的器皿,直接把整个坯体放进釉浆中使其里外挂釉,但器底一般不施釉。

荡釉-在坯体内部施釉,把釉浆注入坯体内晃动荡匀,使坯体整个内壁均匀挂釉,然后倒出多余的釉浆。

禁釉-把坯体口部朝下底部朝上垂直摁进釉浆中,坯体内部气压较大,釉浆不能进入,因而使釉体外部挂釉,内部不挂釉。

滚釉-把坯体放在釉浆上旋转,使坯体外表挂釉。

把泥坯装进窑炉内进行煅烧,使坯体变得坚固,这是陶的形成最后的一个工序。煅烧时,要按产品的要求,掌握好温度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才能烧成好的陶瓷制品。所以,煅烧工序是陶瓷制作的关键一着,石湾人称之为“过火山”。

——陶的形成

陶器烧成的各个阶段

焙烧阶段:坯体经干燥后,虽然看上去已经干透,但实际上还存在一定的水分。入窑后缓慢升温,使泥坯整体吸热。在300℃时,坯体中所含的水分完全排出,温度升至400℃至600℃时,开始排出坯体中的结晶水。

反应阶段:700℃以后开始产生氧化分解。温度达到900℃时,釉开始形成熔解的玻璃状,渗入陶胎面的间隙中,釉与胎结合为一体,同时釉料逐渐玻璃化,形成釉膜。

熟成阶段:900℃至1250℃,釉层变化,釉料完全熔融,含有金属氧化物的釉料进行发色反应。恒温半小时,然后缓慢冷却,陶器烧成。

窑门

注:另外还有一类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制品,叫炻器


来源|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编辑|佛山石湾微信编辑小组 念响新媒体

声明: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ilawman@163.com,我们将予以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