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000粒珍珠贝苗!无偿赠送!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4月中旬,雷州市覃斗镇后洪村、英楠村的17户贫困户收到了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团队赠送的1亿粒珍珠贝苗,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重燃脱贫致富的希望。

赠苗现场

赠苗现场

开展优质种苗培育、向贫困户无偿赠送1亿粒珍珠贝苗、线上线下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为当地珍珠企业提供对策建议……近期,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团队在广东省科技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科研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助力珍珠贝养殖产业克服疫情影响,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提升脱贫攻坚实效。

无偿赠送贝苗 增强复产信心

覃斗镇可耕作土地少,土层薄,当地从事珍珠贝和扇贝养殖的农户很多。对于贫困户而言,贝苗购买是一笔重要的支出。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或贝肉滞销,许多贝农就会缺乏资金恢复生产。

该校珍珠研究所教授、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王庆恒说,为了支持这些农户脱贫,珍珠研究团队决定向他们赠送一批优质种苗并对养殖过程进行指导。

覃斗镇贝农梁秋说:“去年夏季异常高温导致养殖贝大规模死亡,今年的疫情又使贝肉销售长时间停滞。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资金短缺,本来已经无力购买种苗恢复和扩大生产,广东海洋大学专家们雪中送炭,增强了我复工复产的信心。”

自2008年以来,海大珍珠研究团队已连续12年向当地贝农无偿赠送优质苗种。尤其近五年,团队根据党和政府有关产业扶贫的相关指示精神,加大了扶贫力度,年平均苗种赠送量在8000万粒以上,推动了当地的珍珠贝养殖。

了解贝农生产情况

了解贝农生产情况

今年,在国家贝类产业体系湛江试验站站长、海大珍珠研究团队负责人杜晓东教授的指导下,省派农村科技特派员邓岳文教授、王庆恒教授、梁飞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团队成员在覃斗试验基地开展马氏珠母贝早春种苗培育,耗时4个月,出苗34.8千克,种苗规格2950粒/克,合计约1亿粒,全部赠送给了当地贫困户。

创新育苗技术 提升养殖效益

此次赠送的种苗是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团队利用早春繁育技术体系繁殖的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养殖新品种和黑壳色选育系。

团队从2004年开始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生长与育珠性能的改良,至2014年培育了“海选1号”,并通过农业部认定。“海选1号”贝体壳宽系数大、生长快,能明显提高留核率、珠层厚度与珍珠产量,在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北海进行推广养殖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壳顶幼虫

壳顶幼虫

今年,团队采用了早春繁育技术体系繁殖种苗,优势在于3-4月下海养殖的贝苗可以充分利用春季海区水温适宜、饵料丰富的优势,快速生长,明显缩短成贝养殖的周期。

与常规育苗相比,早春育苗技术难度非常大,团队为苗种培育付出了大量精力。团队成员从2019年11月下旬开始室内促熟亲本,2019年底,仔细挑选性腺饱满、鳞片生长旺盛的母贝进行人工解剖受精。育苗期间,克服了水温较低、光照不足等困难,利用植物生长灯增光、严格纯化培养等方式,确保生物饵料生长,实现育苗全程使用定向培育的优质单胞藻。由于冬春季节水温低,贝苗摄食率较低,生长速度慢,育苗周期长,团队还制定了详细的管养措施,精准投饵,合理控制水质。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交通管制、无法进行人员替换和补充,去年6月才参加工作的“90后”团队成员廖永山独自一人坚守基地20余天,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承担了饵料培养、投喂、水质管理、样品采集等全部工作,确保了育苗工作顺利进行。

检查苗种

检查苗种

深入一线帮扶 贴身贴心服务

除了优质种苗推广,近年来,海大珍珠研究团队以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建立了多项育珠新技术,包括小片保养技术、术前处理技术、育珠母贝免疫抑制技术、附着物生物清理技术等,并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团队成员还深入雷州后洪村、英楠村、流沙村,徐闻大井村、承梧村等地调研生产情况,为珠农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珠农增收。技术人员多次深入产业一线调研,了解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疫情期间,团队成员主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解答珍珠企业和养殖户的咨询,线上交流探讨如何应对疫情做好复产计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全力帮助企业和养殖户复工复产。此外,团队还定期开展采样分析,了解珍珠贝生长情况、海区水质条件等。

团队在坚持协作的基础上,分派技术人员与重点生产单位形成稳定的技术帮扶关系,为育珠工作建言献策,助力产业发展。目前,团队与广东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徐闻银辉珍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湛江主要育珠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保持密切联系,几乎每周末都派技术人员到珍珠贝主养殖区进行调研走访、采集样品。其中,珍珠研究团队经过反复调研,结合前期养殖试验结果,建议银辉合作社采取高温季节异地育珠。目前,该合作社已在团队指导下在徐闻承梧村建成夏季育珠基地,可养殖育珠贝80万只,将在今年夏季择机投入使用。

广东海洋大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珍珠研究,是中国现代人工养殖珍珠的重要策源地。海大已故著名珍珠专家熊大仁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国内最早取得人工养殖海水珍珠的成功,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取得人工养殖淡水无核珍珠的成功。珍珠研究所科技人员长期从事珍珠养殖、加工的科研、技术开发、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工作,为我国珍珠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年,海大再次聘请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河担任珍珠研究所所长,进一步强化科研攻关,推进珍珠技术创新,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珍珠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地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梁缘

编辑 李珩丹
校对 陈大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