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防控物资出口量急速增加,国际货运航班纷纷来穗“提货”。白云机场持续加大对“客改货”航班保障力度,针对出港货物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提升运行方案,为全球抗疫贡献了力量。《中国民航报》头版头条对此进行了报道,一起来看原文——
在当下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广州白云机场积极增加国际航空货运业务,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助力国际货物高效“登机”,为全球运输生产、抗击疫情贡献“广东力量”。
以4月15日为例,当天白云机场国际进出港货运航班达113班,其中“客改货”航班进出港达48架次,包括南航、海航以及外航等航班。仅白云机场国际1号货站就保障了国际客改货机10架、货机8架、货包机7架。当天,埃塞俄比亚航空4架波音777F全货机、1架波音777-300客改货航班从广州出港,一天内运出近2800立方米的防疫物资。
据白云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客改货”航班是当前特殊时期航班保障的新特点,也是民航支持复工复产的举措之一。“这些客改货航班上的货物,大部分为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水等重要防护物资,还包括一些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等。”
日前,民航助力复工复产正在加速。白云机场结合民航局、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关于促进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积极与中外航空公司密切协作,尽快打通境外国际货运正常通道,进一步畅通国际进出港物流供应链条,采用“点对点”货运包机或“客改货”形式,解决客运“减量”后通达性不足的问题,成效十分显著。
3月21日~4月15日,白云机场物流公司已累计保障国际进出港货运航班881班,国际货量达18730吨;其中“客改货”航班近190架次,运输货物达1500余吨。物流公司同澜湄航空、俄罗斯北风航空、卢旺达航空、芬兰航空、菲律宾宿务航空、柬埔寨景成航空、马印航空等航空公司合作,开展往返欧洲、非洲和亚洲各地区的“客改货”保障业务,每周运行131班。
不少航空公司增加临时包机业务,主要用以运送防疫货物。这些防疫物资从白云机场出发,飞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意大利、埃塞俄比亚、美国、肯尼亚、西班牙、塞尔维亚、柬埔寨、缅甸、泰国、日本、约旦等多个国家。白云机场地勤为保障这类航班,累计派出保障作业人员900余人次,出动特种设备近300台次。
广东是医疗防护物资生产大省,近期国际货运航班纷纷来穗“提货”。白云机场将着力打通空中大动脉,持续拓宽航空货运渠道,加大对“客改货”航班保障力度,针对出港货物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提升运行方案,助力全球抗“疫”,助力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据了解,根据“客改货”航班机型不同,以及每批次货物种类、包装特征不同等特征,白云机场为其提供货运特种车辆对靠客舱门等不同操作模式。在不拆除客舱座椅的情况下,货物码放高度、机舱空间利用、装载平衡等都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
白云机场还协调航空公司、货站、地勤等制定了专项保障流程,在国际1号货站设立“专门窗口”和“绿色通道”,方便相关手续的办理。在收运环节,机场加强对货物包装完好性的检查,根据航空公司指引做好客舱装运和腹舱装运两类货物的标识,避免错装漏装。物流公司根据航班计划核对数据,根据货物装载表制作航班装载清单,用以飞机配平。在组装环节,机场货站将货物组装完成的集装板(箱)交接给机场地勤,地勤先使用货物升降平台车将货物升至客舱门口,再由装卸员搬到客舱内,有效节省了装载时间,提高了货物装载效率。在客舱环节,白云地勤则投入足够备勤力量,以灵活机动、高峰突击等方式,为物资顺利“登机”争分夺秒;平台车靠接客舱门节点有专人指挥,对操作“一对一”监控、“点对点”确认;针对大型客机,地勤会安排双平台车对靠双门同时操作,高效完成“客改货”航班保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