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树怀揣大梦想,5500棵牛油果树苗扎根河源紫金助力脱贫致富

河源发布
+ 订阅

牛油果又称鳄梨、酪梨、奶油果,有“森林黄油”之美称。近几年,牛油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和群众的欢迎,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牛油果进口量仅为31.8吨,2018年,进口量达到4.39万吨,是2011年的1380倍。短短几年间,这个外形如“手雷”般的异域水果,在我国消费市场迅速“上位”。这一强烈的市场信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牛油果种植基地。(摄影:王亚娇)

今年3月,5500棵牛油果树苗“落户”在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蓝坑村和九和镇金光村,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95%以上的树苗均存活且长势良好。

探新路:异域水果落户河源拓宽农业品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河源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们的不懈追求。

为拓宽河源市农业产业品类,2019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邀请澳洲牛油果栽培专家丹尼斯(Denis Roe,受聘于美国牛油果生产公司)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专家团队,在河源高新区举办了牛油果产业及种植技术专题培训讲座,河源有关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贫困户以及村干部40多人参加培训。讲座上,丹尼斯介绍了国际主流牛油果品种特性、种植环境、土壤要求、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控等,同时推荐适合河源地区种植的牛油果品种。

▲贫困户刘庆田正在为牛油果浇水。(摄影:王亚娇)

据市气象局统计,河源常年平均气温为21.8℃,常年雨量为1968.4mm。“牛油果生长需要水,但是根部又不能积水,我们走遍了河源的各个县区,发现紫金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适宜种植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牛油果推广方向专家张颂明说,全球牛油果的品种有500多种,实现商业价值的不到20个品种,目前河源栽种的是耐储藏、好保存的哈斯(HASS)牛油果品种,这也是国际上推广最多的品种,该种牛油果在全球食用果量占比为65%。

抓示范:龙头企业带头种植推动乡村振兴

“牛油果由于其特殊的生长习性,不仅在种植选址上有苛刻的条件要求,在栽培种植上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张颂明说。

▲张颂明(左一)走访牛油果种植基地。(摄影:王亚娇)

为取得示范种植效果,此次种植有集中的、也有间种的,有种在陡坡的、也有在缓坡的,另外种植地朝向也各有不同。深圳市龙华区对口帮扶紫金指挥部负责人表示,通过在现有产业示范基地种植,可有效利用产业基地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管理质量,降低管护成本,提高示范效果。

位于蓝坑村的紫龙农业开发示范园是紫金县的扶贫产业示范园,该示范园致力打造广东好茶以及融智慧农业、休闲、体验、观光、科普于一体的客家茶园综合体。“我们也非常看好牛油果的发展前景,种植成功后可以抢抓市场机遇。” 紫金县紫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东波说,园区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吸收扶贫入股资金5890万元,2019年,62个贫困村实现分红548万元,村集体经济以及2000多贫困人口收入进一步提高,园区每年还带动劳动就业3000多人次。

记者在紫龙农业开发示范园看到,绿油油的一片茶园里,牛油果树苗在茶树间隔种植,不少树苗已发出嫩芽,正在茁壮生长。“我们的茶叶喜欢散射光,茶园有了牛油果树不仅利于产茶,也可以为茶园做点缀。” 紫龙农业开发示范园负责人张国标说。

同样,紫金县南药种植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的牛油果树苗长势也非常不错,在该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刘庆田说:“浇水、施肥本就是我们擅长的工作,看着这里的果苗慢慢长大,我们也有成就感。”

据悉,刘庆田现在每个月的工资为4000多元,平时会带领10个工人一起在基地工作。“现在收入稳定了,生活压力也小了,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好。”刘庆田说。

▲牛油果树苗。(摄影:王亚娇)

强保障:专业技术团队指导成坚强后盾

由于牛油果在我国种植尚属初级阶段,因此科学种植、精细管理至关重要。张颂明利用五一假期再次到河源,走访查看牛油果树苗的生长情况,并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牛油果的第一年种植,对水量需求非常重要,只要雨水充足,牛油果树苗会长得非常快。”张颂明说。

对于牛油果有不耐寒冷等受天气变化影响的情况,市气象局工程师曾凡敏表示,针对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市气象局分为常规天气预测和突发灾害性天气气象保障服务,常规的天气预测主要是每周天气报告、月报、季度天气预测等信息发送;突发灾害性天气气象保障服务主要包括重大气象信息快报,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预警信息等服务。“如果遇到寒冷或影响花期的天气情况,我们会提前通知相关基地做好应对准备。”曾凡敏说。

深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牛油果试种期间,专家团队将对种植示范基地提供现场跟踪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以此推动牛油果产业在紫金县高起点、高水平发展,带动农户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助力生态河源建设,努力开创国内专业化、规范化、商业化、规模化种植牛油果的新篇章。

该负责人还表示,牛油果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收益期长、效益高等特点,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农业产业,是符合“两个河源”发展思路的生态农业产业,可进一步丰富河源市优质水果种类,为紫金乃至河源成为大湾区优质“茶罐子、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再立新功。

记者手记: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1日在陕西考察时指出。

采访中,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刘庆田说,村里有了扶贫产业,我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地打零工了,生活也大大改善,不过我还是要努力,让两个小孩能有更好的条件读书。“要脱离贫困,我们就要更积极一点、勤快一点。” 刘庆田说。

扶上马送一程。对于贫困户而言,稳定的收入是长效脱贫的保障;而对于贫困村而言,好的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

据张颂明介绍,目前牛油果多在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国种植,除作为水果食用外,还有很多加工价值,例如用做西餐材料、牛油果油以及作为化妆品原料等多种用途,而且我国冷暖天气刚好和西方国家相反,这在销售上就不用担心。此外,河源距离广州、深圳都非常近,这样的地域优势也具有不可替代性。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接下来,河源市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乡村产业更要重视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王亚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